今年小暑的具体时间处于2023年07月07日十六点三十分二十九秒,在一年所有节气中位列十一,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从小暑开始便常有雷暴天气。
黄鳝具有除风湿、补脾胃等功效,因此到了这一节气,不妨选择食用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我国民间还有“小暑吃藕”的习俗。早在清咸丰年间,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了。中医学认为,藕生食有清热生津、润肺、散瘀消肿、止血的功效,可主治热病烦渴、吐血、淋病等症。熟食则有健脾益胃、消食、止泻、固精的功效。
小暑食新米即农人将最新割的稻谷碾成米祭祀五谷大神和祖先,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愿。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食新”的流变:黍、粟、麦、稻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多年从事农业考古的沈志忠教授分析认为,“食新”所用的“米”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多次变化,习俗本身一直存在演变过程。
最早“食新”食用的是黍和粟,也就是北方的大黄米和小米。至今北方民间仍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小麦则来源于西亚地区,考古发现,它在史前时期就已从中亚、西域(今新疆地区),沿河西走廊传入中国内地。
相比较之下,粟谷最容易保存,唐史文献记载说,隋朝灭亡20年后,储备长安的存粮粟谷尚能食用。不过,黍、粟、麦最早都是以颗粒形态食用,小麦做的叫“麦饭”,口感较差。
颜师古注释《急就章》卷二“饼饵麦饭甘豆羹”这一条称:麦饭,磨麦合皮而炊之也。也就是仅去掉糠皮,不经磨粉,直接做成一粒粒的麦饭。
虽然相传战国时鲁班就发明了石磨,并且在西汉得到较大的推广,但考虑磨成面粉会有一定损耗,因而麦饭在劳动人民中间仍是普遍的食物。
《说文•食部》中记载“陈、楚之间食麦饭日蜚”,说的是关东地区基本依靠食用麦饭为主。由于小麦在产量和适种地区广等方面有优势,从汉代起,小暑“食新”,是指当年收获的新小麦。
水稻的全国流行则相对较晚。成都宝墩遗址近日发现了4500年前的水稻田遗迹,印证了早期水稻在南方的种植;直到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仅有少量水稻种植的记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才在一定范围内开始种植水稻。
沈志忠从《旧唐书》中找到水稻的推广种植踪迹。据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曾经派遣后来成为宰相的张九龄在河南辟田种稻。同时,在西北和东北地区也有种植。另外,《新唐书》记载凉州都督派遣甘州刺史屯田,收获水稻。甚至有文献表明,在唐代,云南出现稻麦二熟制,岭南更是早在东汉时期就已出现双季稻。
小暑时节,早稻处于灌浆后期(大暑前成熟),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随着水稻种植向北方传播,“食新”习俗也从吃麦米发展为稻米,以软糯鲜香的稻米供奉五谷大神和祖先。“食新”习俗的变化也反映了农作物的变迁路径。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潮湿,海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
三伏天”高温、高湿”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方地区“高温、干燥”。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小暑节气后,大地少有凉风,而且吹的风还会带着热浪。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
中国南方各地也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总之,小暑节气的气候特点是天气炎热,雷暴增多。
小暑时节,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但在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
华南、西南、青藏高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中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在此时显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