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历史记录,中国的最热三伏天出现在1936年。当年的三伏天,席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部分地区,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死亡。在这一年的初伏天期间,气温达到了惊人的40℃以上,最高气温高达50℃。
除此之外,1977年的三伏天也被认为是炎热的一年。据天气记录,当时的北方地区出现了40℃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而南方地区则经历了异常潮湿的高温天气。
2015年的三伏天,也是值得注意的一年。当年的夏季,北方地区经历了一波长达48天的高温天气,包括三伏天在内,极端高温天气引发了大量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沙尘暴、山火等。
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竞相创造新的三伏天高温纪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2018年,洛杉矶地区的三伏天就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了46℃的极端高温。
在面对这些极端高温天气的时候,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保护我们自己和环境。我们可以多喝水,避免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穿戴清凉舒适的衣物,打开电风扇或空调等。
根据国际气象组织给我们相对准确的答案,它的说法是今年我国南方地区的夏季将会面临持续高温的天气,甚至会出现短暂的极端高温,而且今年的高温可能会创下几十年的最高温。那么这样说的话,2023年的夏季将会是一个炎热的夏季,我们将会迎接一个最热在伏天。
根据《阴阳书·历法》所记载的规定,“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也就是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这个说法成为后来推算三伏所采纳的依据。
三伏天是我们老祖先在日常生产劳动中智慧的产物,是对自然气象的一种经验总结。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富贵遗产。正是有了老祖宗的这些智慧传承,才让我们有了更好更健康的美好生活。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其实时间是不固定的,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同,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传统的计算伏天的方法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10天。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