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不是情人节,七月初七也不是中国正统的情人节,只是随着流行,逐渐成了人们口中的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最早开始是汉朝时期就有的节日,但是汉朝时期的七夕节并不是情人节,七夕节也称作乞巧节或者七巧节,节日的缘由是相传古代时期的妇女在农历的七月初七或者七月初六晚上,在自家的庭院向织女星气球智巧,所以也就称作了“乞巧”,而大家都知道古时候的男权社会封建制度十分的严重,妇女遵从无才便是德这种想法,所以当时很多的妇女在家中一般都是担任编制针线等工作,而七夕节就是家中的妇女向上天乞求手艺的节日。
而到了宋朝时期,七夕节由原先的向上天乞巧手艺的节日寓意,变得更加的隆重,因为宋朝时期商业高度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覆盖面积十分的巨大,而据当时宋朝的记载当中,七夕节这天的晚上,街道灯火通明,在京城当中还有专门卖乞巧物品的市场,而少女们在这天的晚上可以出来逛街买东西,街市十分的热闹,而在宋朝时期的时候,这样的街市要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准备七月初七所要卖的物品,七月初七这天的街市也称作乞巧市,这天车水马龙,市面毫不热闹,七夕节的出现也带动了宋朝时期的经济发展,在宋朝时期的时候,这个节日发展成了名副其实的女生节,也是古时候妇女最喜欢的一个节日。
后来慢慢的演变成了情人节,这就违背了最初节日的寓意了,七夕会演变成情人节是因为,在七月初七这天,融入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可以追溯到很远的时期,而当时古代封建社会体制当中,受到男权压迫下的女性们,对于美好的生活一直都有着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并且牛郎织女虽然相爱,但是最终却无法在一起,跟当时古代很多女孩子的宿命都非常的相似,所以这个故事传出去之后,很多姑娘们都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于是便出现了在七夕节的时候,很多姑娘在这一天的晚上来到花前月下仰望星空,希望能在天空上面看到相爱的两个人最终能够见上一面,而慢慢的,这个节日也就逐渐演变成了情人幽会的节日。
来源和文化
七夕是讲述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当时农耕文明的历史社会,体现崇尚自然的文化;而西方的情人节是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之后人性的回归。西方情人节体现了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而七夕体现了古代农业文明的思想。
人物参与
七夕主要是未婚女子的节日,在古代每年的七夕女子都会进行乞巧活动,编制手工艺品,单身的姑娘也会在这一天祈求姻缘。而西方的情人节是情侣的节日,男性向女性赠送鲜花、巧克力等。
心理差异
西方情人节中的瓦伦丁殉难传说被称为有情人终成眷属,而七夕是一个天各一方的爱情故事,一年只有在七夕这一天牛郎织女才能团聚。时至今日,异地的恋人或者是相隔遥远的夫妻都被比作牛郎和织女。
时间
七夕节按阴历计算,在每年阴历的七月初七。
情人节按公历计算,在每年的二十四日。
1、口红
如果你的女朋友平时比较喜欢购买口红,那么在七夕情人节的时候,口红就是理想的选择。女生总是缺一个色号的口红,选择最火的牌子、最火的色号送给最美的她。
2、香水
很多女生喜欢香水,如果你的女朋友恰好也喜欢,那就没问题了,选择一款她经常用的或者很喜欢的牌子的香水准没错。
3、化妆品
化妆品可以说是每个女生日常生活中的必备了,可以买一套,也可以买几件你认为她需要的送给她,这种刚需的东西,送多少都不会嫌多的。
4、包包
俗话说的好,包治百病,没有什么问题是一个包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两个,选一款女朋友喜欢的款式,或者流行的款式都可以。
5、烛光晚餐+鲜花
浪漫的情人节怎么能少了烛光晚餐,和爱人一起烛光晚餐是很浪漫的一件事,当然也少不了一束鲜花,相信没有哪个女生能抵挡得住这两种。
6、项链等首饰
女生比较爱首饰,不同风格的衣服也会搭配不同的首饰,可以选择一款项链、手链、戒指等等,都是很棒的七夕礼物。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所谓投针验巧,即是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原来面盆里的水,经过半天太阳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于是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兰夜斗巧
兰夜斗巧是一种游戏。七月旧时称为“兰月”,而七月初七即七夕这天晚上又叫作兰夜。将五彩线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女性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
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
七姐诞
广州天河区、番禺区、黄埔区一带把七夕节称为“七姐诞”,又叫“七娘诞”、“摆七娘”、“拜七娘”,是岭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续。七夕之日,由社区组织“拜七娘”仪式,祭拜对象除了牛郎、织女二星,还有织女的6个姐妹。社区女性展示手工艺制品,是“摆巧”活动的主要内容。
种生求子
汉族节日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姑娘洗发
姑娘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七夕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让女性年轻美丽,而且还可让未婚的少女尽快找到如意郎君。
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乞求姻缘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即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七夕夜晚对着星空向织女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游七姐水
民间传说七夕节天上的七位仙女会下凡到河流中洗澡,这时的河水因沾了仙气,人们洗了不但会带来桃花运,还可以预防疾病。在广西百色、靖西等民间认为,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的水是非常圣洁干净的,七夕的水既可以驱邪避病,又能使其爱情美满、生活幸福。
储七夕水
“七夕水”亦称“七月七水”,据说“七夕水”有神奇的功能,久储不变、可以治疗烫伤、去除疮毒等。广东、广西一带都有储存“七夕水”的风俗,就是在初七早晨头遍鸡鸣之后,各家到井边或者河边汲水储藏。
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饺子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巧果
巧果是七夕节的应节食品之一,又叫七夕果、乞巧果子。它并不是一种水果,而是用面粉、油、糖、蜜制作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再用油煎炸而成的糕点。古代女子出嫁前都希望自己心灵手巧,就用吃巧果的方式“乞巧”,希望织女能赐自己一双巧手。
又因为“巧”与“桥”谐音,人们认为在七夕这天吃巧果,不仅能帮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过“巧(桥)”实现。
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选没有虫蛀的绿豆一小碗,洗净,平铺到一个盘子里,用湿纱布盖好遮住阳光,放到炕头上,每天喷几次水使之保持湿润。七天后,待豆芽长至两三厘米长,便可做手擀面,下锅煮熟,过凉水拔透;然后热锅坐油,加肉丁炒熟,葱、姜爆锅,酱油、醋炝锅,放绿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盐、味精,做成豆芽汤;把面条抓到碗里,浇上豆芽汤即可食之。
云面
胶东人七夕吃巧果子,临沂人七夕则吃云面。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
江米条
七夕节吃江米条是老南京人特有的习俗。江米条是将糯米粉与豆粉加清酒和成面团,放入锅里蒸熟;再将蒸好的面团放入石臼捶打,待捶打好的面团稍微变干,用刀切成面条,放入油锅炸熟,炸好的江米条沥干油后抹上糖浆即可。
巧酥
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瓜果
在七夕这个特殊的节日,瓜果当然必不可少!七夕时吃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有些人喜欢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等绘成“花瓜”。
鸡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五子
七夕“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礼拜默默祷告后,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们宵夜的食物。
绿豆芽
在广州,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