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末伏清补,以健脾利湿为主,可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
2、应避开不良情绪的干扰,遇事不烦,处事不燥,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3、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脾气运化,改善胃口,以微汗为宜;
4、解暑降温有度,切忌盲目贪凉;
5、要合理安排个人起居,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
1、切莫贪凉损阳气
末伏时天气的一大特点是,白天高温闷热,但早晚明显变凉,昼夜温差大。
所以末伏时节,取凉须有节制,以免伤及身体阳气。切忌勐吹空调、过吃冷饮,不宜直吹空调,也不要频繁地进出空调房。特别是早晚气温下降时,避免着凉感冒。
2、补水养肺防干燥
立秋至末伏这段时间,天气虽然还是很热,但这热跟夏天微微有些不同。比如除了热之外,还有些干燥的感觉,这个夏天的湿热不同。
由于夏季酷热出汗多,常损耗过多,使人体水分不足。加上秋季气候偏干燥,因此极易出现秋燥,常见有口干舌燥、皮肤干枯、烦躁不安等症状。
相较于夏天,此时补充水分也很重要。由于秋燥易伤肺,除了喝水补充水分外,喝些滋阴养润的汤水防燥又养肺,对身体极好。
3、养好脾胃贴秋膘
初秋暑热未退,湿气当令,此时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处于较为脆弱时期,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甚至发生秋季腹泻。
末伏天健好脾胃,可以改善胃口不佳情况,而且有利于“贴秋膘”。调理脾胃,可以经常点按以下两个穴位:
四缝穴:四缝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属穴。四缝穴多用于小儿消化问题的穴位,但成人按摩“四缝”健脾助消化效果也较好。
方法:位于第2、3、4、5手指第1、2节横纹中点,用大拇指掐按效果更好。
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也是强身健体、养胃败火的黄金穴。
方法:该穴位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
并不会马上变凉快,还会热一段时间。
末伏后不会立即变冷,而且一段时间内天气会很热,因为末伏之后有秋天的老虎。秋老虎期间,气温仍然很高,天气将相对闷热。一般来说,秋老虎主要发生在每年公历的8月底至9月之间。虽然气温很高,但空气通常是干燥和阳光明媚的,而且早上和晚上都不是很热,所以呼吸也不太热。
1个月左右。
经过三伏天,将有一段时间的天气恢复。一般情况下,温度为35℃或以上。这段时间被称为“秋老虎”,所以它会被重新加热一段时间。一般来说,在得到白露节气之前,无法凉快下来。三伏天通常在每年的8月中下旬结束,而白露通常在每年的9月7日至8日之间,因此在最后一个三伏天之后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重新加热。
末伏如何养生
1、由于酷暑是最容易悲伤和扰乱心灵的,人们经常表现出不安、不安和思想混乱。此时,除了需要加强防暑降温外,我们还应该自觉避免这种不良情绪的干扰,使我们不受打扰、不急躁、快乐。
2、合理安排个人生活,作息准时,生活有规律,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身体对高温和“秋虎”的抵抗力。此时,人体的消化功能较差,因此不适合大量食用肉类来补充夏季的消费。少吃西瓜,以免损伤脾胃。
3、入秋后,天气依然闷热难耐。在这个前提下,你可以选择空调、风扇、垫子等方式来适当地缓解夏季的炎热和降温,但你必须掌握程度。不要盲目地贪图凉爽。空调可以设置在25℃到26℃,不要直接对着它吹。不要经常进出空调室,以减少在电脑前的工作时间。
4、清热补益,以健脾利尿为主。健脾益气,可以吃适量祛湿热、健脾健胃的食物。如茯苓,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西洋参、山药、小米等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扁豆、豇豆、红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作用。
5、此外,适量的户外运动可以刺激阳气,促进脾气运动,改善食欲。需要注意的是,进入户外运动时,适当的出汗量是微乎其微的,而且你不能流汗过多。这样,就符合了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从而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初伏防中暑
入伏的头两日气温极高,因此初伏的保健重点在于防中暑。此时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要在烈日下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中久留,外出应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勿做剧烈运动,保证午睡。全天补充水分的策略应是少量、多次,还可选择淡盐水、绿茶、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
若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中暑先兆,要迅速移至阴凉处,解开衣服,冷敷头部,饮用清凉饮料,并服用人丹或十滴水。如果是体弱多病的人或老年人、小儿中暑,则应立即送院抢救。
中伏防湿邪
伏天“湿热交加”,湿邪最易伤脾,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进入中伏,要格外注意饮食,既要清淡,又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
中伏时候天气最热,食物是祛暑湿的好帮手,可用扁豆、薏米等健脾利湿之品熬粥,或者用鲜藿香、佩兰各10克,飞滑石、焦大麦各2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均于祛湿有效。
末伏防上火
末伏是立秋后,“秋老虎”正凶时。虽然暑热天已经结束,但“秋老虎”的余威不可小视,应注意预防“上火”,并注意清心安神。虽然早晚较凉,但白天仍旧热浪袭人,要特别注意补水,以免出现口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燥等不适。另,由于热扰心神,在注意防暑降温的同时,还应有意识避开不良情绪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