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清曹雪芹作,后四十回多认为由高鹗续成。写成于清中期,《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
1、甄士隐梦幻识通灵。2、王熙凤毒设相思局。3、王凤姐弄权铁槛寺。4、林黛玉重建桃花社。5、贾迎春误嫁中山狼。6、林黛玉焚稿断痴情。7、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红楼梦创作背景
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
《红楼梦》是一部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人性思考而享誉世界。然而,追溯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却并非易事。《红楼梦》以一个虚构的世界为舞台,小说中并没有明确指明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
然而我们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清朝时期的人,他的创作背景与清朝有着密切的联系。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该时期政治风云变幻,社会背景多元。曹雪芹身为清朝人,他对这个时代的生活、伦理道德以及宫廷政治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这些观察和描写使得《红楼梦》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人生有许多事都是冥冥中早已注定,比如那一梦红楼,梦魂中是多少人生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或许世上有太多的繁华,衬托着有些人的落魄,命运是公平,或许下一秒钟繁华就灰飞烟灭,随之而来的是有些人继而来之的富有,可谁又知这不是一场循环,环着每个人的命运?
《红楼梦》中就是这种联系的真实写照,这里面的人,都太贪恋人间烟火。在众人物之中,林黛玉最是不食人间烟火,而她错就错在太清高,让谁看得都难受,或许还有种说法,就是林黛玉清高了许多年,最后却贪恋红尘,以至于亡命,是因为她把一切都看得和她一般清高,殊不知身边的人有谁可以对人间烟火无动于衷?这两种说法我都不算赞同,事实上一切都早有安排,金陵十二钗的结局,在那一场太虚幻境中便已明了。因为贾府太繁荣,繁荣得让人看着眼红,而她们,贾府里那些姑娘却并不适合享受这种繁荣,在繁华面前,她们的一颦一笑都要受人约束,可却在约束中荣华富贵,享受仙境般的待遇,更可见想要得到的得到了,可另一件东西却会被取走。她们更适合在乡间纺织,和普通少女一样逛集市、采山花。可惜她们生的太美,太不平凡,在命运面前她们真的无动于衷,她们受命运的摆布,却无力反抗,也不想反抗。
我曾经喜欢过一句话:信命,但不认命。命运是受人指控的,如果贾府没有当年的那气派繁华,也不会衬托着被抄家之后的失魂落魄,或许我们再举一个例子,王熙凤机关算尽,最后却因病而终,谁知道这不是忽然的变化造成的?这就像传说中的冰火两重天,刚经历过寒冰刺骨的人,怎能再经得起烈火焚烧?也就是昔日的人儿太跋扈,落魄之后回想起昔日,才会难受。《红楼梦》里的人,病死的那些,估计大多都是心病,才会没人能医治。
或许《红楼》只有一次,有些人含冤而死却无怨,有些人伤心至死却无恨,有些人熬过了落魄的时候寿终正寝,有些人本就平凡所以有属于自己安乐的一生。最终一切结局,都归在“红尘烟火”这四个字上,贾府像《收尾?飞鸟各投林》中的那一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一样由盛而衰,和人对红尘烟火的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最终落幕,有些人贪恋钱财,因而不得善终;有些人因贪恋红尘,死得让人心疼;有些人看破世间烟火,才会出家为僧;有些人则不食人间烟火,却因清高和高调死去……
人世间的繁华,终究还是要靠每个人贪恋烟火的程度而决定的,或许这也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对于烟火,节制的人不会善终,贪心的人却只得一晌贪欢。世间烟火,或许不需要太多的束缚,可却不能太自主,烟火不得不食,可却不能贪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