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人性思考而享誉世界。然而,追溯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却并非易事。《红楼梦》以一个虚构的世界为舞台,小说中并没有明确指明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
然而我们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清朝时期的人,他的创作背景与清朝有着密切的联系。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该时期政治风云变幻,社会背景多元。曹雪芹身为清朝人,他对这个时代的生活、伦理道德以及宫廷政治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这些观察和描写使得《红楼梦》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清曹雪芹作,后四十回多认为由高鹗续成。写成于清中期,《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
1、甄士隐梦幻识通灵。2、王熙凤毒设相思局。3、王凤姐弄权铁槛寺。4、林黛玉重建桃花社。5、贾迎春误嫁中山狼。6、林黛玉焚稿断痴情。7、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红楼梦创作背景
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
《红楼梦》是一部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时间完整的读完了一本《红楼梦》。心里却难过到了极点,黛玉的那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也一直在我耳边回荡。红楼女儿悲惨的下场,令我感叹到叹息不已,而宁荣二府从“金满箱,银满箱”到“陋室空堂”的惊天之变更让我沉思许久!
想当初,宁荣二府繁华至极,不说别的,单是那一座大观园,就极尽奢华,正如刘姥姥说的“比画里画的还美”,可最后呢?大观园变成了衰草枯场,而曾经居住这里面那些美好的人物,也是死的死,走的走,一片凄凉。
他们之所以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无止境的贪婪和欲望;是因为过度追求金钱与权势;是因为妄想不劳而获;是因为那吃人的封建礼制。若不是这些,大观园还是一座繁花似锦的世外桃源!
想一想那些可爱的女孩: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沉稳乖巧的薛宝钗、精明能干的王熙凤、温柔善良的迎春、志气清高的探春、孤僻冷傲的惜春、宽宏豁达的湘云……
每一个都那么的冰雪聪明,例如:“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每当看到关于黛玉的情景,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落泪。这个“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女孩,令我产生了无限的怜爱。无论是离愁别恨,还是草木枯荣,都会让她默然泪下。这个敏感细腻的女孩,或许她真是那株美丽的绛珠仙草,来到世间只为“还泪”吧。
就像宝玉说的“这些女儿都是谁做的”,可到头来,黛玉泪尽而亡,宝钗独守空房,迎春受虐致死,探春远嫁他乡,惜春遁入空门,湘云不知所归……这其中的辛酸和悲哀,有谁能懂得,有谁能理解?
而书中的另一个主人公贾宝玉,同样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通灵宝玉的化身,清灵、纯洁,他不喜欢读书,因为他不想考取功名,不想混迹于污浊的官场;他口无遮拦,因为他不愿意为封建礼数所束缚。宝玉于大观园中众姐妹的关系都很好,因为他懂得这些女孩的内心,能看到她们水一样清澈的心灵,但到后来,她们一个个离他而去……
我已经不再把《红楼梦》看成是一部普通的小说了,它更像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写满了人间悲欢离合、社会百态。都说《红楼梦》所展现的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的悲剧,但无论如何,这曲红楼悲歌,仍旧让我感叹,让我不忍,让我深思!
这本书是原著的精编版,章回经典,脉络清晰,是亲少年读者领略《红楼梦》艺术魅力的最佳版本。值得一提的是还在书中增加了名师导读,名师解析,好词好句,写作借鉴延伸,以供读者回味和借鉴,深刻领悟作品内涵,书中感人的情节,生动的人物配以精彩的场景美绘图。三春尽去,牡丹免不了凋零的命运,但其绝世芳华却成了永不抹去的经典,值得我们品味与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