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得道文库 > 知识文库 > 生物知识 >

初三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

| 沐钦

初三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都有哪些?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其目的是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服务于农业、工业和医学的实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3初三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三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

初三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

循环

1.人体物质运输:主要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

水: 蛋白质:7% 血浆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废物等 血液 (55%) 葡萄糖:0.1% (红色粘稠

无机盐:0.9%

液体成年人 男:5.0×1012个/升 红细胞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7%-8%)

血细胞 (含血红蛋白) 女:4.2×1012个/升

(45%) 白细胞:4.00×109~10.00×109个/升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血小板:100×109~300×109个/升 止血和凝血

注:三种血细胞成熟后,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白细胞最大,红细胞最多,血小板最小。

2.血红蛋白:红细胞里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人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特性: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3.贫血: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贫血病人不能去缺氧的高原)

4.血清:血液凝固以后,血块周围出现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注:血清与血浆比,不含有纤维蛋白原。

5.炎症

:白细胞检出量高于正常值。白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于炎症部位吞噬病菌。

6.血液功能:①运输氧;②运输养料;③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④吞噬病菌;⑤调节体温等。

7.输血:将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受血者体内的过程。人类最常见血型为ABO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人的血型终生不变,且可以遗传。(献血前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影响血液质量)

8.献血(或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不会影响健康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大约400mL),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到补充。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9.献血前对血液进行健康检查(或体检)的原因:

为了防止像艾滋病、乙肝等血液传染病通过献血、输血传播。

初中生物基础知识点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

1.显微镜的使用

(1)目镜和物镜具有一定的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能产生不同的放大倍数。

(2)移动玻片时,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的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3)视野中的物像与标本中物体是倒立关系。如物像是p,实际物体是d。

(4)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向上或向下作较大幅度的移动;旋转细准焦螺旋时,可将物像调节更清晰。

(5)观察标本时,应该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后,再转换到高倍镜下观察。

2.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以洋葱外表皮为材料)

① 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若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应该滴加生理盐水)

② 用镊子撕取小块洋葱外表皮;

③ 将材料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展平;

④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是 薄而透明的 。

3.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根据探究要求,合理提出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探究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设定某一个变量,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学会进行“种子萌发的条件”、“光合作用”、“食品保存”方面的探究实验的设计。即温度、空气、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自身条件对萌发的影响;光的有无、二氧化碳浓度高低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学会鉴定是否产生了淀粉;温度的高低、水分含量的多少、盐分对食品保存的影响。

中考生物知识点最新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中考生物知识

一、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区分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1)植物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

生长素主要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尖端等,如果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得多,背光一侧细胞比向光一侧生长得快,于是向光弯曲,产生向光性生长。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①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

④防止落花落果;

⑤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

(3)区分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①感性运动的定义: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朵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

②感性运动的意义: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最初的几滴雨滴使含羞草的小叶合龙、叶柄下垂,这样当大雨猛烈下降时,可使整个植株免遭伤害。花朵在日间开放有利于招引昆虫传粉,复叶在早晨水平展开,有利于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③向性运动的定义: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如单侧光刺激而使植物产生向光性;受地心引力的刺激而使植物茎产生的背地性,使植物根产生的向地性。

④向性运动的意义:也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向光性使植物的茎和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重力性使植物的根向土壤深处生长,这样,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二、知道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1)产生部位:胚芽的尖端。

(2)作用: ①促进植物的生长;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 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于防治杂草。

三、细菌、真菌的繁殖

1.举例说出细菌、真菌的繁殖形式;了解细菌、真菌的繁殖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1)细菌的细胞没有细胞核,称为原核细胞。细菌通过分裂繁殖,为单细胞生物。细菌有对人类有益:嗜酸乳杆菌帮消化,能生产药品,制造食物,分解尸体;有害:肺结核、炭疽病、鼠疫、霍乱等

(2)真菌的细胞有细胞核,为真核细胞。一般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

①如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一般用于发面和酿酒,出芽繁殖;

②如香菇(蘑菇、金针菇、木耳)等食用菌和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通过孢子繁殖。

6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