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得道文库 > 知识文库 > 物理知识 >

2023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 沐钦

2023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都有哪些?一般来说,对称是指物体形状的对称性,深层次的对称则表现为事物发展变化或客观规律的对称性。比如:物理各种晶体的空间晶格结构高度对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3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3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2023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机械能和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3、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5、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6、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7、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8、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9、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10、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13、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1.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1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1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1)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密度的计算公式:

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体积,用公式计算出该物体的密度。

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体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即热胀冷缩。(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

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2初中物理知识点(2)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初中物理知识点(3)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重力:G=mg(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初中物理知识点(4)

二力平衡的条件:

(1)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大小相等;

(3)方向相反;

(4)在同一条直线上。

5初中物理知识点(5)

平衡状态:

(1)静止

(2)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且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为0 N。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压力大小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压力大小 (2)受力面积大小

中考高效学习技巧

中考规划学习时间,认真执行

中考成绩下降或者一直没有提升都是有原因的,因此学生可根据平时做的试卷进行分析,找出自己在学科上的薄弱点,然后开始定学习目标,从小目标到大目标,循序渐进。再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好时间,然后认真执行。很多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开始很有自信的制定了学习计划,但是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长久坚持,如此,再好的学习计划也是无用的。因此,要想学习计划生效,制定了就要努力去执行。

中考应科学预习,及时复习

从历年中考的压轴题可以看出,这些题目多出自于初三的课程,比如二次函数、力学等,因此在学习初三课程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每当上课之前,预习下课程内容,对于没看懂的知识点,等老师上课的时候认真去听,并做好课堂笔记,带着问题听课,会更有效率。下课后,一定要抽出时间复习,巩固上课所学的知识,以免遗忘。如果不能及时复习,遗忘之后再去学,会浪费更多时间。

中考前高效学习的技巧是什么

【1】尝试回忆,课后独立回忆老师所讲的内容,有助于自我检查听课的效果以及提高记忆力,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2】多看课本,尤其重点,难点。及时翻阅这些难点,模糊点,都会进一步强化知识点在考生脑海里的印象和理解,也有助于提高考生高度概括课本的能力。

【3】勤记笔记,多总结知识。教材中的知识点会以章节、单元的形式展示出来,对知识点之间的基本概念、联系和区别,各学科、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可以帮助考生掌握学科知识。

【4】及时总结错题,形成错题集。每次考试的错题都是知识漏洞的具体提取。错题不及时总结,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只有及时改错,用正确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才能提高成绩。

【5】多研究例子,多练习。一般情况下,课本上的话题和老师的故事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例题,做参考书上的题目,可以帮助考生在学习中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出不足,进而实现知识储备质量的飞跃。

中学物理必背知识点

磁场相关知识点

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02

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大小);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03

内能

1.内能是构成系统的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分子内部以及原子核内部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

2.内能变化的途径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当外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内能增大,反之亦反。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的三种形式:热传导,热对流(一般见于气体和液体)以及热辐射。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必须有温度差。

04

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物态变化有6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2.物态变化过程:

熔化:固态→液态(吸热)

凝固:液态→固态(放热)

汽化:(分沸腾和蒸发):

液态→气态(吸热)

液化:(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气态→液态(放热)

升华:固态→气态(吸热)

凝华:气态→固态(放热)

05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2.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6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