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这天有吃西瓜的习俗,叫做“咬秋”,俗称“咬瓜”,意为天气转凉,西瓜少了。天文专家介绍说,“立秋”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时。在这天,我国民间流行贴秋膘、咬秋等习俗。在我国,任何一个节气,都少不了吃,立秋也不例外。
立秋这天,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流行“贴秋膘”。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就要“补”,而“补”的办法就是到立秋这天“贴秋膘”,吃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吃肘子,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红烧肉以及各种肉馅水饺、炖鸭、羊肉串、涮火锅等。
立秋除了“贴秋膘”,在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和“咬春”一样,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
此外,立秋这天,在我国其他地区还有吃鸡蛋、桃子等习俗。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之后刮的风不再像之前那样热浪扑面,早晚温差较大,秋雨也逐渐增多。随着“一场秋雨一场寒”,天地逐渐肃杀,立秋响雷,百日见霜,早晨的田地里会有雾气产生。蝉生在伏天,立秋之后基本上就快到了生命尽头,所以叫声会更加的凄凉悲苦,在人们的耳中,可以是丰收的赞歌,亦可以是悲凉的离歌。
如果按照节气划分来看,立秋的确是初秋的开始,但是,划分的标准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致,如果按照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气候平均温度”来算,如果当地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那么,该地才算真正进入秋天。
按照以往经验,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会有“秋老虎”,因此,如果按照气温气候来算,立秋还没有到秋天
“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暑去凉来,庄稼成熟的时期。
立秋表示炎热的酷暑逐渐退去,天气逐渐凉爽,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每年公历8月8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2023年的立秋日期是8月8日,也就是公历的星期二。到了这一天,炎热的夏季已经进入尾声,万物开始迎来质变。天气逐渐转凉,气候变得干燥,人们开始感受到秋季的气息。
在传统文化中,每个节气都有着特定的习俗和庆祝活动。立秋则代表着“秋收始终”,是一个丰收的开始。为了庆祝新的收获季节的到来,人们会互赠新秋、寄托亲情,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此外,立秋还意味着一些节令的结束,如“三伏”、“盛夏”等。在传统医学中,人们认为此时应该适当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以适应天气的变化。例如,夏季多吃凉性食品,而立秋时则应该适当多吃些温热的食物,以滋润身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节气文化也逐渐失去了一些影响力。但是,作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气文化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节气这一载体,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