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得道文库 > 读书心得 >

读《局外人》有感

| 诗诗2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局外人》有感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局外人》有感

读《局外人》有感1

局外人是由法国小说家阿尔贝.加缪在1940年5月份完成的一部小说,加缪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他在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中《局外人》就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在社会这个局里面,我们每个人都是局外人,对生活而言,我们每个人又都是自己局里面的.主角,可也有类人特立独行的活成了自己人生中的局外人,就如同男主默尔索一般。对默尔索而言,生活是索然无味的,什么事情都激不起他的兴趣,让他喜怒哀乐,即使是他的母亲去世,他的脸上也没有流露出任何不一样的表情,埋葬完他的母亲,他的生活还是老样子,一点都没变。

直到他在海边开枪杀死了那个阿拉伯人,他被捕了,被捕之后,依然是面部改色,毫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罪恶和内疚,也从不为自己辩解,似乎被捕的人不是他自己而是一个与他毫不相干的陌生人。默尔索的人生他从始至终都没有参与过。现下,有很多的佛系青年,不知是否他们也在走着默尔索的路,对自己和身边的事情毫不感兴趣,把自己当成了生活中的局外人。

最后被砍头的那一刻,默尔索似乎有点醒来了,他说他想再活一次,他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心扉,不想那么孤独,是的,这一辈,他就没有认真活过。

人是社会型的,需要融入这个社会,才不会感觉孤单,人的成长轨迹就是不断的在与这个社会建立联系,不断的适应社会的规则,懂规则才能运用规则,才能更加过的自由。年少时,我们都曾轻狂过,试图反抗社会上的规则,被撞的遍体鳞伤,现在回想起来,也只剩下满屏的幼稚。

人这一辈子的敌人只有自己,与自己和解,做生活的局中人,珍惜每一天,今天与明天都是不一样的24小时。

读《局外人》有感2

这是一个孤独的灵魂在人世间飘荡直至陷入深渊的故事:在世俗的角度来看,默尔索是一个麻木冷血无情的人。面对母亲的过世,他没有留下一滴眼泪,甚至第二天就去游泳会女友。面对女友关于是否爱她的问询,他说这种问题毫无意义,或许不爱。面对滥情的邻居惩罚情妇的要求,他说没有理由拒绝。面对死亡审判,他像是一个旁观者,从容冷静,甚至是无所谓。临刑前,他想的甚至不是害怕,而是应该有人来谩骂他才好,以免死的太过安静……

正是这样一个不入世俗的灵魂,偏偏生活在世俗之中。所以周遭的人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样一个连母亲的死都无动于衷的人,这样一个与滥情之人为友的人,这样一个对情感漠然置之的人,预谋杀人岂不是都在情理之中?

于是本应该是自卫杀人的审判,竟不知不觉的变成了人性的审判,默尔索终究是沦为了约定俗成的世俗规则的牺牲品。

抛开道德和先入为主的世俗观点,默尔索有错么,或者说罪该致死么?没有规定说亲人逝世必须表现出沉痛,也没有规定说遇到危险不能反击,更没有规定说默尔索必须生着一副圆滑的嘴脸。

默尔索的死看起荒诞实则必然。杀死他的不是刑刀,是他自己,更是这个世界。

或许,这也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世界吧:世界是荒谬的,人的存在缺乏理性,人生孤独,没有意义。虽然有些悲观,但道理和意义却是深刻的。

读《局外人》有感3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小说开篇默尔索以一种平淡的语气讲述了这件事。而在此后母亲的葬礼上,他理所应当的一滴眼泪也没有掉,故事的荒诞由此出现形态。

后来默尔索在一次出游中杀了人,据他的描述,是因为那天阳光太刺眼了,别人手上的刀太亮了。没有人相信他。理所应当的这样一个冷漠的人,最终被送上绞杀台,结束了他的生命。

加缪用最简单的文字,勾勒出一个充满着荒诞的世界。书中法官们义正言辞地指责着默尔索,他一言不发。旁人愤恨他的冷漠,我却看见他背后的诚实。不辩护,不作为,他永保诚实,永保自我,直到生命尽头。

我们每个人心中,大抵都住着一个默尔索。他喜落叶厌春花,喜冬厌夏,喜静厌动,他傲立于世界之外,有着一套最不符大众评判标准的行为准则,他生来与万物不同,代表着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然而,它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慢慢抹杀。

是否还记得班中那个因为喜欢粉色而被说“娘”的男生?是否记得那个因为力气大而被说“汉子”的女生?是否还记得那个因为有自身主见而被说“叛逆”的自己?在有心无心的言论中,在或好或坏的标签中,我们的心灵受到拷问,我们的天赋与不同,慢慢消失。为了生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一个无差异的个体,一批又一批流水线上生产的工具。

在心灵受到拷问的同时,在被迫放弃特点和爱好的同时,我们痛苦着,无奈着,无能为力着。我们偏见性地认为自己没有偏见,我们从来没想过去尊重他人的不同,我们以自身的偏见傲慢来定义他人的人生,互相摧毁着彼此心中的默尔索。以此看来,唯有专注自己的人生,坚持自己的不同,摒弃偏见,尽全力去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差异,以最赤诚,最谦卑的心去对待自己和他人,才能制止恶性循环。

生而于世,摒弃偏见,尊重他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永保热情,赤诚,谦卑,以幼儿的目光去看待这个世界。

读《局外人》有感4

《局外人》的作者是法国文学大师阿尔贝加缪,故事荒诞甚至恐怖,写出了一个人与世界不熟的局外人。

故事的开头是主人公默尔索接到死亡通知单,写着母死。明日葬。几个大字。他显得格外平静。他请了两天假来到母亲生前的养老院,糊里糊涂的看着别人安葬了母亲。他的感受只是疲劳,而没有失去母亲的痛苦,只有死因都没有询问。他不带有一丝悲伤。与周围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母亲的朋友们神情沮丧,满面泪容,都很悲伤,沉默。默尔索只是觉得长途奔波的疲劳。他觉得这些人都是为了道德上装出来的悲伤。其他人也都觉得他太过无情。

养老院是一个生命将尽的地方,默尔索听院长说母亲在这里交到一个朋友,常常傍晚一起散步。他觉得他感受到了母亲的内心世界,其他人只是表面的配合。他并没有迎合这个社会和他们一样表现得很夸张。默尔索很爱他的妈妈,但也没有真的太过悲伤,更不愿自己一蹶不振。他不愿与别人一样,所以显得格格不入,成为了局外人。

本来一个不愿和群的人,生活却给他当头一棒,因为被朋友莱蒙约出来打群架,默尔索在头脑混乱的情况下,防卫过当误杀了一个阿拉伯人。于是被指控为故意杀人。检察官只问了一句你爱不爱______妈?他认为这是一个表面看起来没有关系而实际却和案件有很大关系的问题。于是检察官请来证人证实默尔索的罪状。妈妈死了,他连泪都不流;妈妈的葬礼,他竟然喝了牛奶咖啡;妈妈葬礼的第二天,他居然有心情和女人约会,证明默尔索的冷血。

因为默尔索的不合群,律师几乎放弃的对他说,别说话对他更有利。孤立无援的默尔索几乎被排除在外,好像审判的是别人一样。陪审团被说服判处默尔索死刑,而此时默尔索才发现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控制和决定,自己真正成为了局外人。默尔索始终选择用冷漠对抗荒谬,他坚持自己的做法,绝不屈服,但是并不能为他开脱,死刑之前,神父走到他身边试图感化他,请求神宽恕他,但是默尔索拒绝相信上帝救赎。他平静地接受死亡。

故事里的人物很难说谁对谁错,谁真谁假,冷漠和热情相互的,真的自我就是对的吗?真的不争不抢不谙世事就是对的吗?消极怠慢和积极向上是相对的,我们是消极度日还是开朗度日?多活和少活也是相对的,哪种活法是正确的?不效仿别人,不哗众取宠,但是我们也过得有意义才行。

我们每个人,都曾像默尔索一样,渴望保持纯良的本心,真实的自我,由此证明,我是有意义地活着,不为流俗所左右。当一个人遵循本心,不隐瞒不虚伪不逢迎不屈从,秉持独立和自主意识,不惧成为不入俗流的“局外人”。

读《局外人》有感5

如《无题》中所说:对于世界,我永远是一个陌生人,我不懂它的语言,它不懂我的沉默,我们交换的,只是一点轻蔑,如同相逢在镜子。世界的荒诞本体—《局外人》。

阿尔贝·加缪为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我不知作者本人是否与默尔索相似。作者通过作品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活在世界上的人却只能对世界说一句“我不懂"。故事前半段是大片流水账试式的记叙,默尔索的妈妈死了,他却不痛哭,小说一开始,他说:“今天,妈妈走了。又或是昨天,我也不清楚。”那一刹那,我入了境。

对于默尔索的行为,大家的看法不一。有人说他道德败坏、泯灭人性、无责任心;有人说他精神不健全;但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反抗世界的斗士。而我则觉得,默尔索并非像中国古代一些隐士样,自觉地把自己与这个世界隔开。他有着很高的觉悟,他并不孤僻,他有一些朋友,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与邻居和同事关系也不错。他对自己与大众价值观的差异反映非常淡然。这个看似离经叛道的人,其实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一般人,他有着健全的心智,他确实自私,但绝非十恶不赦,他只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和感受行事。我对他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撞见了儿时的自己,也产生了种羡慕的情感。《海上钢琴师中》主人公曾说:"我从一生下来就和这个世界擦肩而过。"默尔索从开头至结尾都生活在常规社会之外,便如局外人。他的命运再次向我们展示一个道理——个体与大众产生差别时,抗争终究是无力的,少数服从多数,道德规范以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认同而建立的。我曾一度怀疑何种价值观才正确,或许并无对错之分,到头来,人什么都能习惯。

作者通过对默尔索形象的塑造,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尴尬的生存处境:个人与社会的对峙,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从而促使我们"对人到底应该怎么活着”这样的人生问题进行思考。从这方面可以说《局外人》具有一种普遍的意义。

真理本站在他这边,不幸的命运偏偏选中了他。在未来死亡的深渊里,卑微的灵魂喊着话,他已经喊得喘不过气来,仍掏出自己的心,紧握着。或许,在掏空了七情六欲,洗净了尘世间痛苦之后,面对这个充满星光与默示的夜,我们会第一次向这个冷漠而未温情尽失的世界敞开心扉。

幸福源于这,默尔索没有皈依于任何虚伪的力量,即便毫无意义,他也要勇敢而真实地与现实面对,这和鲁迅先生提出的"直面惨淡的人生"何其相似。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我在面对梦想与现实时,我爱着前一个却不知是否选它,或许会逃避选择。有人说一切有天命,可我知:我命由我不由天!即使你连最亲的人都认为你是可笑的,但必须仍坚持自我,才是存在和活着的最好理由。况且我明白有一人始终站在我这,支持着我,我的母亲。异己的世界,你我皆是局外人。就像他装成罪犯的模样,接受所有人仇恨的叫喊,就像虚伪对真实的无尽嘲讽......

正如《局外人》中,他在临刑前说:“在面对这不满真相的星空,我第一次敞开心扉,接受世界温柔的冷漠。感受到这世界如此像我,总之亲如手足,我就觉得自己从前幸福,现在仍然幸福。”

在光亮中,世界始终是我们最初和最后的爱。

读《局外人》有感相关文章: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体会

哈利波特读书心得体会10篇

实习支教心得体会10篇

3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