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得道文库 > 读书心得 >

聊斋志异读书心得200字

| 新华

写心得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好的聊斋志异读书心得200字应该怎么写?快来看看,小编给大家分享聊斋志异读书心得200字的写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参考!

聊斋志异读书心得200字篇1

说到"聊斋"一词,大家一定首先想到的是电视剧中的那些鬼怪故事。但实际上,《聊斋志异》这本书,并没有电视剧中所翻拍的如此离奇和恐怖。《聊斋志异》出自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林之手。这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小说491篇。作者的每一篇故事并不都是长篇大论。绝不会是像现在的小说那样长。有些故事少则甚至不到百字,但是读起来却让人感受到了每一个故事的精练,似乎也不能再多一个字或者少一个字。总觉得这样恰到好处,既详尽又留给读者自己思考的空间。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顾名思义,是记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其中"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二是人与人或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三是不满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故事;四是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故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记录各地奇闻怪事的文章,如《山市》。

《聊斋志异》这一名还有由来。"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这些作品本身,看上去是在说一些神鬼故事,其实,蒲松龄是借由这些神鬼故事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这些故事,大多都是蒲松龄记述别人所说的故事。据说作者特地开了家茶馆,听过往喝茶的人讲故事。蒲松龄本身是一个屡试不第的书生,所以此书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写书生的。他的书中常常出现"故家子"、"故大家子"(均指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的子弟)等,是作者本人的真实写照这也是蒲松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的抒发之情。

郭沫若对他的评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句话真的是对蒲松龄最好的评价。此书表面写鬼写妖,实质上就是在写那些社会上的贪官腐败现象。而蒲松龄对这些现象是深有体会,所以写起来的文字更加令人感同身受,更加的真实。

聊斋聊斋,此何止小小一见书斋,此是全社会的倒影啊。

聊斋志异读书心得200字篇2

《聊斋志异》蜚声海外,尽人皆知!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它主以写花妖狐魅.畸人异行称雄于世!它是清初蒲松龄尽毕生精力完成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宣称“孤愤之书”的它:暴露出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同情被压迫人民的疾苦和反抗;歌颂与封建社会礼教冲突的感情与婚姻;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抨击不良的社会风气;启迪庶民,惊骇廊庙,具有必须的社会提高作用,它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想象,构思的奇妙,情节的曲折,境界的瑰丽,语言典雅而又生动活泼。它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艺术高峰,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绚丽瑰宝!

书中《田七郎》一篇中:田七郎虽为一贫穷猎户,但为人豪爽,仗义,耿直,为其兄两肋插刀,甘愿赴汤蹈火,再所不惜,刚正不阿,除暴安良,宁死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同学,朋友之间应和睦相处,共患难不为小事而泛起波涛浪涌!田七郎不是一方好汉,不是英雄豪杰!他虽凛然就义,但不枉为人世;他虽凛然就义,但他的精神却流传久远!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人生于世,长于世,源于父母,《席方平》事中,席方平的大爱无疆惊天地,泣鬼神,他为其父伸忧,途中历尽周折,但仍斗志未消,他的行为感动了二郎神,同样也感动了我!是啊!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给我们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辛勤养育之恩,终生难以回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之本。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揪着父母的心我们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我们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们成长。

《聊斋志异》它是我国短篇小说的艺术高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丽瑰宝!

聊斋志异读书心得200字篇3

初读聊斋,是在三年级时。当时只记得这世界上有一本书里讲了许多鬼故事,仅此而已。后来在六年级的语文课中,老师就这本《聊斋志异》上过一段时间的赏析课,这时我才渐渐开始了解聊斋世界,了解《聊斋志异》里面的神神怪怪,还有他们的“头领”蒲松龄。再后来我偶然去了趟书店,买了本《聊斋志异》,回家慢慢“享用”。三读聊斋,让我领悟了一些与以前不同的东西,也更了解《聊斋》其人其事。

《聊斋》全书12卷491篇,篇幅有长有短。有的篇章长达数页,有的短至几行,却是各有兴味,让读者或是感动泪下,或是提心吊胆,或是会心一笑。我很喜欢《聊斋》中一篇十分短小精悍,却让读者拍手称奇的《红毛毡》,全文如下: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边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仅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数百人矣。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此文仅一百零二字,却是没有一个废字。体现了那块毡子神奇的拉伸性能,读来得人一笑,最有意思的是“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一句话,看似“真实地”描写红毛国人能拉伸至一亩的毡子,实际上却是运用夸张手法,让人感到奇怪(也许这就是整部书取名《聊斋志异》中“志异”两字的意义)。

这样的夸张手法在全文中的运用还有很多。比如说文中对妇人的描写常用一些“才姿慧丽,举世无双”之类的言语,描写俊书生则常是“姿容俊美”。这无疑体现了他过人的才气。他对人物性情的刻画确实有其独到之处。称他为一代才子绝对不为过。

他的出色文笔对当时的读者群体具有吸引力(人们总是爱看爱情故事),同时也掺杂着作者自己的美好希望,毕竟只有来源于真情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虽然蒲松龄71岁才成贡生,是考场上的彻底失意者,却仍然坚持每次都去赶考,可见他对生活是满怀着希望的。他身上的坚强与不屈,其实成就了这本不朽的《聊斋志异》。

有人说聊斋是对官场的鞭挞讽刺,这正确,却又不全对。这本厚厚的,积累作者毕生心血的《聊斋志异》中许多篇章(比如《席方平》),确实无情鞭挞了作威作福的贪官,但是我相信经历过人生风雨,磨去了人生棱角的的蒲松龄心中对这个世界怀有的不只是愤懑,更是在逆境中传递的希望,对正义的诠释。他是一个执着的人,但更是一个善良纯真的人。他希望这个世界会公平美好,更希望能化身为一篇篇小文的主人公,一个潇洒的书生在饱经世态炎凉之后,走向最终的美好。

可惜的是,当时的社会不是《折狱》中那样公平,而是像《席方平》这般险恶。即使才高如蒲松龄,也不能通过科举考试成为高官大展拳脚。但是蒲松龄像席方平一样,执著地寻找着自己内心的正义,恪守着心中的善良。,在他的故事里,总是善恶有报。残酷的现实之下,蒲松龄躲进了聊斋的鬼狐世界里,也终于看破了这世界的虚假伪善,写就名列中国第一文言小说集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读书心得200字篇4

《聊斋志异》中的鬼怪或是向小翠那样为报答救命之恩而来到凡人中亦或是如庚娘那般被人残害而被迫成了鬼魂,但写鬼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发现其中的凡人是如何对待这样一群鬼怪的,鬼怪与他们同属三界的一部分,但很多的鬼怪却是由他们而起,他们害怕甚至厌恶鬼怪,四处请高人或法师散尽千金来祛除鬼怪,但却从未想过那些鬼怪从何而来,王十八厌恶甚至是痛恶做鬼的庚娘,而自己却又欲望熏心强占她,辛十四娘苦劝冯生要交益友,切莫太注重友情,要尽量远离楚公子,而他始终是听不尽这忠言,直到被楚公子害的入狱,辛十四娘用尽办法救他最终甚至连狐仙身份暴露而不得不离开,直到这时冯生才知道后悔。

聊斋中的鬼有时候甚至比人更有情谊,而人间的人有时却又比鬼

怪更让人寒心或可怕,小翠帮元丰家度过多次劫难,而其父母却因为她摔碎一个古董花瓶而对这个儿媳破口大骂毫无一点情面保留,却殊不知小翠帮他们度过的劫难早已远胜过花瓶的价值,足见小翠的人间之人只知眼前利益,而忘记美好的来源!!聂小倩迷惑之人都是那些贪财好色之辈,死的大多数是该死之人,而燕赤霞却只是一味降妖,从不过问妖的好坏,只知人该活,妖该死。直到遇见宁采臣时,聂小倩宁愿冒着被姥姥杀死,被燕赤霞打得魂飞魄散也要帮宁采臣逃出那个无尽的深渊。聂小倩是如此,庚娘是如此,辛十四娘亦是如此。可见无论是人亦或是妖都会有情,都知道哪些事值得用生命去守护,也许的身份早已有阎罗殿选好,但心却可以自己选择,有着人皮却没有着向善的心,那他的可怕远远超过任何一只妖。

其实人人都怕鬼,但在聊斋里鬼却有时比人更有真情,他们没有以天下大任为己任的想法,他们或许只是为了保留人间那么一点正义而舍弃生命,或者仅仅为了自己爱的人能留在世间好好生活。他们不被世人接受,却有时比世人更有感情,他们不属于人间,却能让人间多一点温暖。

聊斋志异读书心得200字篇5

我非常喜欢鬼片,鬼故事也不放过,其中,就有聊斋志异,那里面有很多鬼故事,在此,我不能全部说出来,怕吓着你们,首先,看一个搞笑的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卖梨的,他在一个小镇里卖梨,这时,他看到一个道士,道士说:“我吃你一个梨,你又不损失多少。”就让卖梨给他一个梨,因为自己没带钱,而那卖梨的呢,就是不给他一个,最后,还是旁边的店小二帮他付了钱,道士呢就道了谢,他三口两口就吃完了梨,他说:“我要梨,只不过要梨核,各位有没有水啊?”有一人无聊,就拿来滚烫滚烫白开水,道士看都没看就接过来了,他把梨核埋好后,就用那白开水浇种子,然后又笑着说:“现在,我有很多的梨了,请大家吃吧。”说着,又叽里咕噜的念了一堆咒语,地上迅速长起了梨树,别人都惊呆了,然后,就离开了,留下那么多人在那围观,卖梨的也在那围观,这时,它才想起梨,结果,全没了,这时,他才明白,原来,道士把他的梨全分给大家了。

虽然,这本书讲的是鬼故事,但我觉得看这种书练胆,也不错,原因是每次看这本书,我都不会做噩梦,所以,这才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如果你觉得你的胆子还可以,就一来看《聊斋志异》。

9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