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得道文库 > 学习心得 >

学习美术的心得体会

| 启权

美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构图、用光等艺术手段,在一定的空间中塑造直接可视的平面形象或立体形象的艺术。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美术的心得体会”,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学习美术的心得体会【篇1】

美术学科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从而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艺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课程标准是规定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对于教师来说,研习《课程标准》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利用假期再次学习美术课程标准,使我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把握重点与难点

美术课程总目标为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三维课程目标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学习领域,就美术课程学习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各领域分别从美术造型表现、基础设计知识、美术欣赏及表达和综合运用等方面有侧重地划分美术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

美术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这四个学段在教学内容安排及在教学难度设计时应注意依次递进、前后衔接,从而适应孩子不同阶段发展的要求。例如在低年级阶段我们设计教学重难点时就要侧重学生基本美术习惯的培养及养成(正确安全的使用美术工具、认识基本的颜色、分辨基本的图形等);中高年级时开始渗透点线面、色彩等美术基础知识;高年级之后能掌握运用色彩、构图、比例等造型语言。只有明确熟知这些,教学才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备课时才能够做到科学合理,上一节成功的美术课。

三、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相关联,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再次学习《美术课程标准》使得我对于美术教学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尽其所能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位孩子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双手。

学习美术的心得体会【篇2】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些培训心得体会。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好奇心,专业精神,同时要注重师生互动,肢体语言和优美语言互相结合,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有严格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准备,上有效的课。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同时,要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主题丰富的作品。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把活动作为显线,而知识作为隐线。在美术教学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美术课上,要有美术元素在里面,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要自然体现。不光要教学生技巧,还要教他们思维。在上欣赏课时,不仅要学会欣赏,还要学会评述。要让学生多使用美术语言,尤其是欣赏评述课中,让他们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总之,合作的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素材的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在美术课中很重要。

教学中强调综合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方式上以自评、互评为主,结合老师的评价,是评价进一步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教学之余,还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进步,积极参加课内外听评课、教研活动及专业培训。多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通过本次培训,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会不断学习,多体会感受所学的知识,并用于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学习美术的心得体会【篇3】

8月28日-29日我参加了教育局和学校组织的新课程改革培训,通过紧张的学习、交流、研讨、评论等对这次的课程培训有了全新的认识。两天的培训时间很短,但很充实。讲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和介绍,并提供优秀教学视频让我们观看。让原本茫然的课改理清了些思路。

1、把握鉴赏课的性质,更新教师观念。

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情感是一种智力,是现代教育观念。很长时间,旧的传统教育只重视理性智力,忽视情感智力。如今,学校美术教育是培养情感智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美术鉴赏课来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提高自己的审美文化素质又利于情感智力的培养。课程改革要求的是我们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学校组织我们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

2、多学科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参与,实现师生互动。

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性质的人文性、愉悦性和创造性,强调艺术教育的个性化,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美术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学习与美术相关的其它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方法。所以学科间的整合或统整,是现代教育理念,亦是现代美术教学趋势之一。我们教师除了应具备基本的美术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相关的“姐妹艺术”。例如:文学、音乐、电影、舞蹈等等,从学生熟悉的或已经掌握的知识切入,让学生随老师设计的思维潜移默化地进入美术欣赏的学科知识,顺理成章逐渐深入。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通过绘画这一活动形式来发掘孩子们自身的潜能,培养孩子们敢于追求美、勇于创造美的精神。

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为老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老师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老师教学中的规范。愉快教学,将令老师与学生在教学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

学习美术的心得体会【篇4】

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性质的人文性、愉悦性和创造性,强调艺术教育的个性化,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美术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学习与美术相关的其它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方法。所以学科间的整合或统整,是现代教育理念,亦是现代美术教学趋势之一。我们教师除了应具备基本的美术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相关的“姐妹艺术”。例如:文学、音乐、电影、舞蹈等等,从学生熟悉的或已经掌握的知识切入,让学生随老师设计的思维潜移默化地进入美术欣赏的学科知识,顺理成章逐渐深入。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通过绘画这一活动形式来发掘孩子们自身的潜能,培养孩子们敢于追求美、勇于创造美的精神。

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为老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老师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老师教学中的规范。愉快教学,将令老师与学生在教学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

学习美术的心得体会【篇5】

让学生在文化的情景中认识美术,鉴赏美,提升自我的审美境界,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那一幅美术作品都将自然环境和人类甚至宗教,道德等精神因素形象地展示给我们,显示一个时代的生活状况。

学习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且应从不同文化背景,如音乐、文化、地理、历史、语文等更为广泛的文化,美术的教育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即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审美和实践能力,如视觉、听觉、嗅觉的感知和艺术创造,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接受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内容和形式,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应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敢于创新,注意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实现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多种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使之产生互补效应,美术的存在形式包括自然美,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在美术课中学生既享受到美,又能将知识巧妙融合,应把文学艺术引入课堂,文学艺术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绘画作品背景有很大的帮助,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山水画时,通过文学作品的感染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微妙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的,因此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挖掘学生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佳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他们才能敢于质疑、敢于发言、敢于冒险,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教师则要发挥主导作用,营造和谐的环境,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将自身的知识和情感融入到教材的讲授中,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一位西方美学家说过:生活中并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罢了。

要想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就要引导学生认识美、理解美、发现美,树立自己的审美观,进而指导学生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美是无处不在的,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应是平等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美,获取人生前进的动力。


11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