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最好选择一个主题,比如某个知识点、某个技能、某个课程等,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总结和反思。那要怎么写手术室2000字心得体会呢?这里提供一些手术室2000字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时间如流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转眼间,在手术室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已经接近尾声,也标志着我在手术室的实习生活即将结束。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这一个月的生活仿佛一场梦,但它又是那么真实。回想起手术室的点点滴滴,却是如此清晰……
报到的那天,是个空气清新的早晨。在门岗赵老师的热情接待下,我们正确着装,来到九楼护士站。在那里,张护士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亲自带领我们熟悉环境,详细介绍了手术室的几个分区,还解说了手术器械和手术室内空气的流通方向,无形之中加深了我们的无菌观念。接下来,我们就在打包间学习打包,熟悉各类器械。当天下午,老师们下手术后就加班加点地对我们进行集中培训,讲解了手术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如刷手、穿手术衣、无接触法戴手套等等。看到老师们疲惫但又耐心的神情,我感动,我激励!尤其是龚老师,一下手术他就带了包手术包过来,把我们集中到一间手术室模拟手术的全过程。从开台到手术结束,无微不至,他详细讲解了如何协助医生铺巾,如何摆台,什么是带线,什么是压线,怎样正确传递器械,怎样清点器械等等。每说到一处,他都亲自演示一遍,给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印象非常深刻。那天,龚老师一直讲到晚上七八点才结束,我们受益颇多,却辛苦了他。这天下来,我对手术室及手术的全过程有了大致的了解,虽然没动手做什么,但内心满满的,感觉非常充实。
第二天,张护士长就为我们安排了各自的带教老师。我的带教老师是张萍老师,她是骨科的专科护士,是位资历深厚的老师,也是位非常严厉的老师,能够得到这么优秀的老师指导,我觉得非常幸运。但同时,我也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我还什么都不会,差距无形中总会给人很大的压力。这天,她正好有手术,是巡回护士,我就在旁边观台。那是一台骨科手术,我过去的时候,手术已经开始了,张老师就耐心地从开台开始给我讲解。台上的老师每做一步,她都会说明其缘由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一边听,一边默默地记在心里。看着台上老师那从容的神情,我突然就有了种紧迫感,我也能这样从容不迫吗?可我现在连器械都认不全啊,当时就莫名的产生了种恐惧感。可现实就是这样的,你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果然,第三天护士长就给我排了手术,我居然要上台当器械护士!不用说都可以想象当时的我有多么狼狈,台上的医生在一边催,台下的张老师又要给我上东西,我真是手忙脚乱啊,忙了这头,忽略了那头。好在没有违反无菌原则,张老师在一旁耐心地指导我,她总会提前告诉我医生下一步要做什么,我需要做好什么准备,不至于让医生久等。在手术间隙,我赶紧拿出布条,一个个对着认器械,不确定的就问老师,恶补这方面的知识。当时真后悔前两天没抓住机会好好学习。当手术慢下来的时候,张老师就在旁边教我摆台,并解说手术的流程。最后,在张老师的指点下,我勉强完成了任务。一台手术下来,我便有了强烈的挫败感,我觉得自己完全跟不上节奏。这该怎么办呢?我开始思考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跟着骨一科的医生们在六号手术间上手术,张老师就在台下一边做巡回,一边指导我。六号手术间是间净化级别比较高的手术室,主要做些关节置换和脊椎方面的大型手术,无菌要求特别严格,对手术人员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最初几天,每次上台我都会特别紧张,因为我知道做的都是大型手术,绝对不能违反无菌原则,我绝不能出任何差错。而那时,我对器械不是特别熟悉,对手术流程也不是特别了解,反应常常慢半拍,有时候还拿错器械,给医生们添了不少麻烦。但医生们都特别好,从不责怪我。有一次,在手术台上,廉院长还亲自教我做纱条,我既感动又愧疚。最害怕的还是突然从医生口中蹦出一些我不熟悉的名词,和医生对不上话,这就非常难过了。记得第一次上膝关节置换术时,医生突然找我要花生米,当时我就懵了,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张老师连忙告诉我,“就是剥离子,赶紧将小纱布剪一小块,包成花生米大小,毛边不外露,用组织钳夹着就行。”类似的情况,在最初几天多有发生。在手术台上,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特别宝贵的,而及时准确地将器械传递到医生手中是我们器械护士的职责。如果因为我的不熟练而延误了手术进程,那是非常不应该的。所以,那几天我总是精神高度集中,全面调动自己的视觉和听觉,时刻关注手术,密切配合医生。
由于几乎每天都有手术,而且经常都是下午很晚才能结束,所以我很少去打包间,只能在双休日抽空过来学习。因此,很多器械我都是在手术台上认识的,很多操作也都是在手术台上学会的,所谓现学现用,但现学现用也需要速度和质量的保证。所以,最开始的几天,我的神经都是紧绷着的,那时候还真不习惯。但在张护士长的热心开导下,我明白了,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压力会很大,但是进步会很快,这就是所谓的磨练。的确,那些日子,每天我都能感觉自己是被别人带着在跑,都能学到很多知识。上手术的第一天,我就明显感觉到自己是这支队伍里面最弱的一个,和别人连话都对不上。后来,经过几天的训练,我已经能和医生对上话,有时候还无需医生多言,我就把下一步要用的器械都准备好了。所以,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个由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春风轻轻地吹过北国大地,树儿长出绿叶,花儿竞相绽放,湖水泛起波纹,天空蓝蓝,白云飘飘,阳光明媚,洒向人间,整个世界和暖而明亮。
晨光微起,一点点的白从黑色的天空中逐渐浸染开来,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
一丝丝料峭的寒意拼命的往骨头缝里钻,我不禁裹了裹外套,脚下又快了些许,去赶最早的班车。很快车子就抵达了今天我要实习工作的地方-山东省立医院东院。
一踏入手术室,暖融融的气息便瞬间包裹了我,让我感觉浑身都暖和了过来。像往常一样,换上鞋子,穿上手术衣,戴上帽子、口罩,最后推开这扇我曾数次推开过的通往手术区的门,正式开启了我最后一天的实习生活。
进入手术房间,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干净整洁、井然有序,让人看了第一眼就心生欢喜。拿出小毛巾,倒上酒精,一天的工作就从除尘开始了。擦着这些从陌生到熟悉的物品,心里顿时涌上来一丝不舍,但很快这一丝丝不舍就被我压入心底,转换而来的是实习工作中的小开心。然后便开始驾轻就熟的连接各种仪器设备、补充一次性物品、准备手术所需用物……
准备完毕,等待老师们交完班,我们便去术前等候区迎接我们这一天的第一个患者。核对信息、三方核查、开启手术用物,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此时我熟练地戴上手套,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无菌导尿,很快就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此时不禁有一丢丢的小欢喜,原来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有了些许的进步,或许这点进步微不足道,但我的心里却感到无比满足。
在大家的共同协作下,手术正式开始,看着手术台上,医生护士忙碌的场景,不由得便开始回顾自己这几个星期的实习生活,不得不说,手术室真的是一个特别感染人的地方,才短短的一个月,自己就对这里产生了很强的归属感。这里的物业大叔、阿姨,尤其是我可爱的老师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手术室的独特魅力所在,让我一点一点爱上了这里。
看着时间表上的数字一点点的跳动,自己内心的不舍也在一分分的扩大,不知道以后是否还会有老师对我如此之好,耐心而又热情?是否还会遇到一个可爱老师在下班后和我聊工作,聊梦想,聊以后的生活?又是否还会有这样严谨而不失轻松有趣的氛围让我忍不住沉浸其中?
时间总是匆匆而逝,不知疲惫而恪尽职守,如同手术室的各项核查规则,循规蹈矩,全无丝毫疏漏。当时间表上鲜红的“16:00”出现的时候,我的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再美好的一切总有结束的时候,我依依不舍地和老师道别,老师总能看出我的小心思,说:“你是不是下个星期就去新科室了?继续加油哦,回去好好复习,争取考到手术室,做一名真正的手术室护士!”“嗯,老师我会加油的!”我点头道。
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丝丝的绿意正在疯狂的彰显着自己的存在,我这才意识到,原来,春天要来了呀。虽然时光不等人,但我会永远记住曾经实习过的那个充满阳光、温暖的手术室!
手术室,虽然一道小小的门,但似乎隔出了两个世界,这扇门聚集了无数焦急等待的目光,这扇门也承载了无数工作者的追求与付出。这里,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神秘而寄托于希望的地方;对于家属来说是一个不舍离开而又万分牵挂的地方;对于医生来说是一个抢救生命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对于手术室护士来说是一个呵护生命奉献自我像家一样的地方;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们,这里是把我们对生命的敬畏转化为工作热情的地方,是我们摆正自己的位置,从基础学习的地方,是我们把书上学到的南丁格尔精神通过实践深深扎入心底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竭尽全力,只为更加接近我们的梦想。
初次进入手术室感觉要比其他科室陌生,人们都穿着相同的衣服,戴着帽子、口罩,各自忙碌着。让我们不禁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该做什么,该如何去做。而这时,细心而认真的带教老师们为我们指引了方向,从基本的小事开始,悉心教导我们,并给我们适应和练习机会,让我们从迷茫的境地中走出来,以一份自信与热情迎接我们的实习生活。从一无所知到慢慢熟悉,再到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工作任务与操作,虽然每天重复着一样的事情,但我们已将其转换为一种习惯,因为从中我们学习到了书本上不曾包含的知识,也感受到了老师对我们的帮助与爱护。
我个人认为,带教老师最重要的并不是教会我们多少知识,而是教会我们如何身为一名手术室护士所应具备的素质以及为人处事的原则。所谓先学会做人再学如何做事,相信在手术室也不例外。老师的鼓励与肯定是对我们莫大的激励,而老师所反复要求的“慎独”精神我们也一直谨记于心。很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宽容与帮助,可能我们只是上百名实习生中的一个,但对于我们来说,手术室的老师们却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在这屈指可数的实习科室中,手术室可能是最特别也是最难忘的一站,当然,希望有机会我们还可以再回到这里。
虽然即将离开,但不会忘记老师的教导,不会忘记曾经一直“驻守”的手术间,不会忘记这一片象征生命庄严与希望的绿色,不会忘记我们在手术室经历的点点滴滴,我们把所经历的当做是一种锻炼与磨砺,为我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更好的基础。相信,无影灯会像一座灯塔一样为我们前进的道路增光添亮。
如今,我们将步入下一个科室,希望手术室的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而我们也将把手术室的工作精神与要求铭记于心。我们不曾停止脚步,因为心中的梦想;我们不曾放弃,因为只有自己能决定命运的方向;我们不得迷失,因为谦逊与好学是每个人应所具备的品质;我们不曾遗忘,因为对帮助自己的人要心怀感恩,真诚感谢,不起道别,希望我们有机会还会再见。
从实习生涯开始,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成了一个我们必然要面对的现实,每个科室四周的时间,不长不短,但相同的时间里,不同的却是感受与回忆。
手术室,虽然一道小小的门,但似乎隔出了两个世界,这扇门聚集了无数焦急等待的目光,这扇门也承载了无数工作者的追求与付出。这里,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神秘而寄托于希望的地方;对于家属来说是一个不舍离开而又万分牵挂的地方;对于医生来说是一个抢救生命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对于手术室护士来说是一个呵护生命奉献自我像家一样的地方;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们,这里是把我们对生命的敬畏转化为工作热情的地方,是我们摆正自己的位置,从基础学习的地方,是我们把书上学到的南丁格尔精神通过实践深深扎入心底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竭尽全力,只为更加接近我们的梦想。
初次进入手术室感觉要比其他科室陌生,人们都穿着相同的衣服,戴着帽子、口罩,各自忙碌着。让我们不禁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该做什么,该如何去做。而这时,细心而认真的带教老师们为我们指引了方向,从基本的小事开始,悉心教导我们,并给我们适应和练习机会,让我们从迷茫的境地中走出来,以一份自信与热情迎接我们的实习生活。从一无所知到慢慢熟悉,再到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工作任务与操作,虽然每天重复着一样的事情,但我们已将其转换为一种习惯,因为从中我们学习到了书本上不曾包含的知识,也感受到了老师对我们的帮助与爱护。
我个人认为,带教老师最重要的并不是教会我们多少知识,而是教会我们如何身为一名手术室护士所应具备的素质以及为人处事的原则。所谓先学会做人再学如何做事,相信在手术室也不例外。老师的鼓励与肯定是对我们莫大的激励,而老师所反复要求的“慎独”精神我们也一直谨记于心。很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宽容与帮助,可能我们只是上百名实习生中的一个,但对于我们来说,手术室的老师们却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在这屈指可数的实习科室中,手术室可能是最特别也是最难忘的一站,当然,希望有机会我们还可以再回到这里。
虽然即将离开,但不会忘记老师的教导,不会忘记曾经一直“驻守”的手术间,不会忘记这一片象征生命庄严与希望的绿色,不会忘记我们在手术室经历的点点滴滴,我们把所经历的当做是一种锻炼与磨砺,为我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更好的基础。相信,无影灯会像一座灯塔一样为我们前进的道路增光添亮。
如今,我们将步入下一个科室,希望手术室的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而我们也将把手术室的工作精神与要求铭记于心。我们不曾停止脚步,因为心中的梦想;我们不曾放弃,因为只有自己能决定命运的方向;我们不得迷失,因为谦逊与好学是每个人应所具备的品质;我们不曾遗忘,因为对帮助自己的人要心怀感恩,真诚感谢,不起道别,希望我们有机会还会再见。
刚来医院时,就已经把自己的好几本课本带回来了,满怀信心的想等下班后或上班时没什么事就看看书,可现在呢?眼看实习就快结束了,除了那本局部解剖学系统的看过,有的书偶尔翻了几下,有的一直都是放在值班室,到现在都还没拿出来过,刘老师的那本实用骨科学也是,本来想能看多少看多少,剩下的今年寒假再接着看,现在也是看了一两百页也就没有什么后续了,买的那两本笔记本也是记了几页,剩下的就都是新的了,前半个多月,差不多每天晚上都在办公室看书,后来也许是有了惰性,也许是环境,总想去哪里走走逛逛,聊聊天,也没什么很大心思看书,想看才会看一会,碰到问题才去翻翻书。
在手术室,明显是感觉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切开皮肤来,里面有什么肌肉,血管,神经我几乎不太懂,现在差不多我百分之七八十都知道,也许是刚学完局解有很大的关系,对手术室的哪些器械,感觉经常用的哪些器械差不多都知道,主要是听医生和护士说后记下的,但还是比较的笼统,骨剥和骨膜玻璃纸区别还是比较笼统,血管钳和大弯之类的也有些笼统,有一次梁院长的主刀做腰椎髓芯减压椎弓根固定手术,梁院长叫我拿甲钩,当时我看到了还拿了一下那个甲钩,当时还在想甲钩是什么,第一次听,还去叫护士拿甲钩,梁院长说这把就是甲钩,梁院长还问刘老师,我有没有上过台,我当时就在想,我在这里已经五个月了,我是不是很差劲呀,那个甲钩平时都叫拉钩,拉钩,还是梁院长的叫法不一样,后来才知道,甲钩,甲状腺拉钩,有好多看似的器械自己区别还不太清除。学医,真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更来不得弄虚作假,那些模棱两可的东西自己必须一一弄清楚。跟自己打交道的不是什么物品、牲畜,而是条条活生生的生命,是人命,别人愿意找你看病,那是别人相信你,别人愿意躺在手术台上让你给他做手术,那更是别人相信你,自己可不能稀里糊涂。
做手术时,也没有很多超前思维,有时也是笨手笨脚的,虽然,好多手术该怎样做,自己大概都知道一些,毕竟上过那么多次台了,好多自己要有超前思维,关键要多看书,多学,没有理论的垫基,实践就像空中楼阁,海市蜃楼,都是没有用的,从老师拿刀那一刻自己就要先想到老师会具体从哪做切口,老师做这一步自己就要明白老师做这一步的目的,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先想到下一步该怎么做,现在要当就要当一个好助手,以后自己当主刀医生,要当一代大家,成为人们心中的好医生,只要人们茶余饭后提起你,都要觉得他是一个不错的医生,这个医生水平还可以,不会是那种庸医,人人都愿意找你看病,人人都愿意让你给他看病。
在给病人换药时,问病史时,或其他什么时候,只要自己面对病人,自己都是很亲切的口气,很和蔼可亲的态度去认真的对待,大部分病人都是很愿意,很平常的让你给他换药,或问病史等,在换药时,有时,也有极个别骂人的,说自己弄痛了他,说了一两句很难听的话,虽然心里听了很不爽,但自己都还是很平常的给他换完,自己心里知道是自己真的弄痛了他,该轻一点,或者伤口真的很痛,该轻一点,他也是没有恶意的,没必要对他发脾气,更不能对他发脾气。
有时候,来了一个病人,他说这里有痛,那里又有痛,开一大堆的拍片单给他,自己有时很不理解,明明知道很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还开了,记得很清楚的是陈老师的一个在3+35床的病人,入院后第二天他对我说他左手有点肿,我看了一下腕背侧就一点点肿,也没什么很痛,腕关节活动也差不多正常,当时他的学生就给他开了一张X线单,当时我就觉得他乱开单,可拍出片来才知道,他月骨骨折,自己真的错了,学艺不精,月骨是很容易坏死的,如果漏了后果可能就不堪设想了,后来陈老师也来了,给他打了个石膏托固定。但是,大部分可以排除的都是没什么问题的,还是开了,有时候是不是我们给病人检查的不太够,还是现在的病人太难管了,只要是你一点点的失误他就弄得不可开教,给你找麻烦,我还是觉得对待刚来的病人应该多检查些,可以明显排除骨折的,可以少做些检查,如果他人出钱,病人又要求,那就让他去检查,病人买个放心。有时候病人对你开的检查不理解,一千多块钱,自己都感觉很贵,更不用说病人家属了,自己有时需要向他解释,有的车祸的脚骨折了,拍片检查却从头到脚,但有时这些检查是很有必要的,病人家属又不学医,他们不知道孰轻孰重,四肢骨折一般不会致命,但胸腹部或头颅出血或重要脏器破裂会是致命的,但是自己也不能去吓唬病人家属,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把家属吓的浑身发抖,但也不能说的太轻,说得太轻或干脆不说点,病人家属又会不理解,有时候病人家属一直在放射科哭,说快点,伤口一直在流血,其实已经把他安排到第一个了,我知道那一种骨肉亲情,自己应该去安慰人家,过一会那病人又哭,自己又去安慰人家。
那天医院死的那个病人记得好清楚,那天下午我和刘老师还有那个实习生去门口等那个病人,等120把那个病人送过来,我们都是按常规把那个病人搬到平车上去,然后就问他怎么弄到的,哪里痛,当时他还是很清醒,说了一下肚子痛,还有些其他的地方痛,当时我和刘老师就马上把他推到发射科去,推得过程中问他,他就没什么反应,等推到拍X片那里时,我就看到那病人呼吸急促,意识也模糊,全身发软,当时我也不知道那是休克的表现,但我知道很严重,我就马上过去叫刘老师过来看一下,刘老师看了一下,就说那病人要抢救,片子也没有拍,我们就直接把他推到三楼去,当时推到电梯门口,我就马上跑到三楼,跟护士说有个病人要抢救,要吸氧,当时我也不清楚,我以为吸上氧气去那病人就会没事,等到后来才知道,没有那么简单,在抢救的过程中我们一分一秒都没有浪费,可是抢救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能抢救过来,自己是多么希望那个病人能够活过来,可是自己又帮不上什么忙,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病人就这样死去,那时心里真的很难过,特别是他的妈妈一直在那哭时,老年丧子,中年丧夫,对这个家庭来说都最悲哀的事,四十左右的年龄,正是家里的顶梁柱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他死了这个家庭以后可怎么办呀,后来他家人也没怎么怪我们,知道我们已经尽力了,可能的就是在说那个包工头,不应该送到中医院来,更不应该到骨科来,应该到人民医院或附属医院去,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这里普外很强,直接就推到手术室去剖腹探查,那个病人能不能抢救过来,也许就不会死去,但至少被救活的可能性就更大,也不会像这样人民医院的专家还没赶过来那个病人就已经死了,或者那个病人真的不应该到中医院来,他上班那地方离中医院那么远,而离人民医院又那么近,如果直接送到人民医院去,也许被救活的机会就更大,但那个包工头也没有错,骨折是有骨折,但谁也没想到他从三楼摔下来摔得那么重,而且是致命的内脏大出血,在抢救过程中及那个病人死后,自己眼睛一直湿润润的,虽然没有看流出来,但自己真的好想他能被救活,可事实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医生也是凡人,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我想,这种低血容量性休克,自己一辈子都会记住,有时值班去下面负一楼睡觉时,下面一个实习生老喜欢问我,今天收了几个病人,病人质量高不高,我每次都是很不喜欢听这样的问题,好像病人伤的越重越好一样,每次都是敷衍几下,人家伤的越重你就越喜欢,这样也太没有道德了,如果这样,就算你水平再高,我都觉你是个庸医,这样的医生太可怕了。
在这实习的日子里,真是觉得从病人来的那一刻起,从给病人检查,开医嘱,查房,手术治疗,打病历,出院必要交代等,各个都要学,也要学会,感觉路还很艰难,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很多,不知自己什么时候能学会,但一定会努力去学,认真去学,再过几天就回学校了,也马上就开始全面学习临床知识了,自己一定会把临床各科学好,不辜负主任,老师们还有父母对我的期望。
在手术室四个星期的实习结束了,在这四周里,通过带教老师的认真教授,我对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职责以及各种无菌包的打包方法更加清楚的掌握了。
手术室的护士分器械护士(又称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负责术前准备工作,给医生传递工具,术后打包,巡回护士负责人接送病员。巡回护士还要与器械护士清点纱布,盐水垫,缝针等数目,器械护士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要做到迅速准确传递手术器械。
每天八点上班,更换好鞋戴好帽子口罩,换好手术室衣服才能进入限制区,更增强了自己的无菌观念。这段时间也有信跟着带教老师上过几次台,在台上老师也给我介绍了一些专科器械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等以及如何在手术中传递器械的正确方法,如何上手术刀片和下刀片,如何排列无菌器械台上的用物,开无菌包等。
这四个星期我过的很充实,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手术室不单单有理论还要有动手能力以及机智的反应能力,是培养自己胆量已经动手能力的地方。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转眼手术室的实习也将完毕,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实习生活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对于这个很特殊的科室,第一次走进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切都那么新鲜好奇,一切都那么兴奋又恐惧。刚踏进手术室护士长就严格要求我们更换鞋子工作服,戴好手术帽和口罩,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手术室的无菌观念很强。之后护士长带我们熟悉了手术室的环境及工作流程,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由带教老师培训我们的无菌操作技术,让我们能够更快更好的熟悉工作流程!
培训一天过后就跟着老师开始工作,刚开始由老师带着一起,教我们如何接送病人,如何查看病历,如何打印医嘱,如何上手术台,如何铺无菌盘和穿脱隔离衣,如何与医生进行配合等等。随后我就独自一人开始上台,记得第一次自己独自上台时有些紧张,有些朦,经过这次,以后的手术我都不那么紧张了。对于血肉模糊的手术台我也产生了抗体。
手术室的这一个月里我也看了和参与很多例手术,如腹腔境、剖宫产、、开颅手术、骨科胸科手术、急诊手术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术前、术中、术后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和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这让我坚定了一个目标,好好努力,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手术室的一员,能在手术台上挽救病人的生命!
真的很幸运来到了手术室,让我学到很多很多,让我的无菌观念得以增强,让我的无菌技术更加规范。
最后谢谢各位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培养,谢谢老师给我们锻炼的机会,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
刚来医院时,就已经把自己的好几本课本带回来了,满怀信心的想等下班后或上班时没什么事就看看书,可现在呢?眼看实习就快结束了,除了那本局部解剖学系统的看过,有的书偶尔翻了几下,有的一直都是放在值班室,到现在都还没拿出来过,刘老师的那本实用骨科学也是,本来想能看多少看多少,剩下的今年寒假再接着看,现在也是看了一两百页也就没有什么后续了,买的那两本笔记本也是记了几页,剩下的就都是新的了,前半个多月,差不多每天晚上都在办公室看书,后来也许是有了惰性,也许是环境,总想去哪里走走逛逛,聊聊天,也没什么很大心思看书,想看才会看一会,碰到问题才去翻翻书。
在手术室,明显是感觉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切开皮肤来,里面有什么肌肉,血管,神经我几乎不太懂,现在差不多我百分之七八十都知道,也许是刚学完局解有很大的关系,对手术室的哪些器械,感觉经常用的哪些器械差不多都知道,主要是听医生和护士说后记下的,但还是比较的笼统,骨剥和骨膜玻璃纸区别还是比较笼统,血管钳和大弯之类的也有些笼统,有一次梁院长的主刀做腰椎髓芯减压椎弓根固定手术,梁院长叫我拿甲钩,当时我看到了还拿了一下那个甲钩,当时还在想甲钩是什么,第一次听,还去叫护士拿甲钩,梁院长说这把就是甲钩,梁院长还问刘老师,我有没有上过台,我当时就在想,我在这里已经五个月了,我是不是很差劲呀,那个甲钩平时都叫拉钩,拉钩,还是梁院长的叫法不一样,后来才知道,甲钩,甲状腺拉钩,有好多看似的器械自己区别还不太清除。学医,真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更来不得弄虚作假,那些模棱两可的东西自己必须一一弄清楚。跟自己打交道的不是什么物品、牲畜,而是条条活生生的生命,是人命,别人愿意找你看病,那是别人相信你,别人愿意躺在手术台上让你给他做手术,那更是别人相信你,自己可不能稀里糊涂。
做手术时,也没有很多超前思维,有时也是笨手笨脚的,虽然,好多手术该怎样做,自己大概都知道一些,毕竟上过那么多次台了,好多自己要有超前思维,关键要多看书,多学,没有理论的垫基,实践就像空中楼阁,海市蜃楼,都是没有用的,从老师拿刀那一刻自己就要先想到老师会具体从哪做切口,老师做这一步自己就要明白老师做这一步的目的,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先想到下一步该怎么做,现在要当就要当一个好助手,以后自己当主刀医生,要当一代大家,成为人们心中的好医生,只要人们茶余饭后提起你,都要觉得他是一个不错的医生,这个医生水平还可以,不会是那种庸医,人人都愿意找你看病,人人都愿意让你给他看病。
在给病人换药时,问病史时,或其他什么时候,只要自己面对病人,自己都是很亲切的口气,很和蔼可亲的态度去认真的对待,大部分病人都是很愿意,很平常的让你给他换药,或问病史等,在换药时,有时,也有极个别骂人的,说自己弄痛了他,说了一两句很难听的话,虽然心里听了很不爽,但自己都还是很平常的给他换完,自己心里知道是自己真的弄痛了他,该轻一点,或者伤口真的很痛,该轻一点,他也是没有恶意的,没必要对他发脾气,更不能对他发脾气。
有时候,来了一个病人,他说这里有痛,那里又有痛,开一大堆的拍片单给他,自己有时很不理解,明明知道很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还开了,记得很清楚的是陈老师的一个在3+35床的病人,入院后第二天他对我说他左手有点肿,我看了一下腕背侧就一点点肿,也没什么很痛,腕关节活动也差不多正常,当时他的学生就给他开了一张X线单,当时我就觉得他乱开单,可拍出片来才知道,他月骨骨折,自己真的错了,学艺不精,月骨是很容易坏死的,如果漏了后果可能就不堪设想了,后来陈老师也来了,给他打了个石膏托固定。但是,大部分可以排除的都是没什么问题的,还是开了,有时候是不是我们给病人检查的不太够,还是现在的病人太难管了,只要是你一点点的失误他就弄得不可开教,给你找麻烦,我还是觉得对待刚来的病人应该多检查些,可以明显排除骨折的,可以少做些检查,如果他人出钱,病人又要求,那就让他去检查,病人买个放心。有时候病人对你开的检查不理解,一千多块钱,自己都感觉很贵,更不用说病人家属了,自己有时需要向他解释,有的车祸的脚骨折了,拍片检查却从头到脚,但有时这些检查是很有必要的,病人家属又不学医,他们不知道孰轻孰重,四肢骨折一般不会致命,但胸腹部或头颅出血或重要脏器破裂会是致命的,但是自己也不能去吓唬病人家属,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把家属吓的浑身发抖,但也不能说的太轻,说得太轻或干脆不说点,病人家属又会不理解,有时候病人家属一直在放射科哭,说快点,伤口一直在流血,其实已经把他安排到第一个了,我知道那一种骨肉亲情,自己应该去安慰人家,过一会那病人又哭,自己又去安慰人家。
那天医院死的那个病人记得好清楚,那天下午我和刘老师还有那个实习生去门口等那个病人,等120把那个病人送过来,我们都是按常规把那个病人搬到平车上去,然后就问他怎么弄到的,哪里痛,当时他还是很清醒,说了一下肚子痛,还有些其他的地方痛,当时我和刘老师就马上把他推到发射科去,推得过程中问他,他就没什么反应,等推到拍X片那里时,我就看到那病人呼吸急促,意识也模糊,全身发软,当时我也不知道那是休克的表现,但我知道很严重,我就马上过去叫刘老师过来看一下,刘老师看了一下,就说那病人要抢救,片子也没有拍,我们就直接把他推到三楼去,当时推到电梯门口,我就马上跑到三楼,跟护士说有个病人要抢救,要吸氧,当时我也不清楚,我以为吸上氧气去那病人就会没事,等到后来才知道,没有那么简单,在抢救的过程中我们一分一秒都没有浪费,可是抢救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能抢救过来,自己是多么希望那个病人能够活过来,可是自己又帮不上什么忙,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病人就这样死去,那时心里真的很难过,特别是他的妈妈一直在那哭时,老年丧子,中年丧夫,对这个家庭来说都最悲哀的事,四十左右的年龄,正是家里的顶梁柱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他死了这个家庭以后可怎么办呀,后来他家人也没怎么怪我们,知道我们已经尽力了,可能的就是在说那个包工头,不应该送到中医院来,更不应该到骨科来,应该到人民医院或附属医院去,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这里普外很强,直接就推到手术室去剖腹探查,那个病人能不能抢救过来,也许就不会死去,但至少被救活的可能性就更大,也不会像这样人民医院的专家还没赶过来那个病人就已经死了,或者那个病人真的不应该到中医院来,他上班那地方离中医院那么远,而离人民医院又那么近,如果直接送到人民医院去,也许被救活的机会就更大,但那个包工头也没有错,骨折是有骨折,但谁也没想到他从三楼摔下来摔得那么重,而且是致命的内脏大出血,在抢救过程中及那个病人死后,自己眼睛一直湿润润的,虽然没有看流出来,但自己真的好想他能被救活,可事实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医生也是凡人,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我想,这种低血容量性休克,自己一辈子都会记住,有时值班去下面负一楼睡觉时,下面一个实习生老喜欢问我,今天收了几个病人,病人质量高不高,我每次都是很不喜欢听这样的问题,好像病人伤的越重越好一样,每次都是敷衍几下,人家伤的越重你就越喜欢,这样也太没有道德了,如果这样,就算你水平再高,我都觉你是个庸医,这样的医生太可怕了。
在这实习的日子里,真是觉得从病人来的那一刻起,从给病人检查,开医嘱,查房,手术治疗,打病历,出院必要交代等,各个都要学,也要学会,感觉路还很艰难,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很多,不知自己什么时候能学会,但一定会努力去学,认真去学,再过几天就回学校了,也马上就开始全面学习临床知识了,自己一定会把临床各科学好,不辜负主任,老师们还有父母对我的期望。
在手术室四个星期的实习结束了,在这四周里,通过带教老师的认真教授,我对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职责以及各种无菌包的打包方法更加清楚的掌握了。
手术室的护士分器械护士(又称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负责术前准备工作,给医生传递工具,术后打包,巡回护士负责人接送病员。巡回护士还要与器械护士清点纱布,盐水垫,缝针等数目,器械护士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要做到迅速准确传递手术器械。
每天八点上班,更换好鞋戴好帽子口罩,换好手术室衣服才能进入限制区,更增强了自己的无菌观念。这段时间也有信跟着带教老师上过几次台,在台上老师也给我介绍了一些专科器械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等以及如何在手术中传递器械的正确方法,如何上手术刀片和下刀片,如何排列无菌器械台上的用物,开无菌包等。
这四个星期我过的很充实,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手术室不单单有理论还要有动手能力以及机智的反应能力,是培养自己胆量已经动手能力的地方。
刚来医院时,就已经把自己的好几本课本带回来了,满怀信心的想等下班后或上班时没什么事就看看书,可现在呢?眼看实习就快结束了,除了那本局部解剖学系统的看过,有的书偶尔翻了几下,有的一直都是放在值班室,到现在都还没拿出来过,刘老师的那本实用骨科学也是,本来想能看多少看多少,剩下的今年寒假再接着看,现在也是看了一两百页也就没有什么后续了,买的那两本笔记本也是记了几页,剩下的就都是新的了,前半个多月,差不多每天晚上都在办公室看书,后来也许是有了惰性,也许是环境,总想去哪里走走逛逛,聊聊天,也没什么很大心思看书,想看才会看一会,碰到问题才去翻翻书。
在手术室,明显是感觉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切开皮肤来,里面有什么肌肉,血管,神经我几乎不太懂,现在差不多我百分之七八十都知道,也许是刚学完局解有很大的关系,对手术室的哪些器械,感觉经常用的哪些器械差不多都知道,主要是听医生和护士说后记下的,但还是比较的笼统,骨剥和骨膜玻璃纸区别还是比较笼统,血管钳和大弯之类的也有些笼统,有一次梁院长的主刀做腰椎髓芯减压椎弓根固定手术,梁院长叫我拿甲钩,当时我看到了还拿了一下那个甲钩,当时还在想甲钩是什么,第一次听,还去叫护士拿甲钩,梁院长说这把就是甲钩,梁院长还问刘老师,我有没有上过台,我当时就在想,我在这里已经五个月了,我是不是很差劲呀,那个甲钩平时都叫拉钩,拉钩,还是梁院长的叫法不一样,后来才知道,甲钩,甲状腺拉钩,有好多看似的器械自己区别还不太清除。学医,真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更来不得弄虚作假,那些模棱两可的东西自己必须一一弄清楚。跟自己打交道的不是什么物品、牲畜,而是条条活生生的生命,是人命,别人愿意找你看病,那是别人相信你,别人愿意躺在手术台上让你给他做手术,那更是别人相信你,自己可不能稀里糊涂。
做手术时,也没有很多超前思维,有时也是笨手笨脚的,虽然,好多手术该怎样做,自己大概都知道一些,毕竟上过那么多次台了,好多自己要有超前思维,关键要多看书,多学,没有理论的垫基,实践就像空中楼阁,海市蜃楼,都是没有用的,从老师拿刀那一刻自己就要先想到老师会具体从哪做切口,老师做这一步自己就要明白老师做这一步的目的,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先想到下一步该怎么做,现在要当就要当一个好助手,以后自己当主刀医生,要当一代大家,成为人们心中的好医生,只要人们茶余饭后提起你,都要觉得他是一个不错的医生,这个医生水平还可以,不会是那种庸医,人人都愿意找你看病,人人都愿意让你给他看病。
在给病人换药时,问病史时,或其他什么时候,只要自己面对病人,自己都是很亲切的口气,很和蔼可亲的态度去认真的对待,大部分病人都是很愿意,很平常的让你给他换药,或问病史等,在换药时,有时,也有极个别骂人的,说自己弄痛了他,说了一两句很难听的话,虽然心里听了很不爽,但自己都还是很平常的给他换完,自己心里知道是自己真的弄痛了他,该轻一点,或者伤口真的很痛,该轻一点,他也是没有恶意的,没必要对他发脾气,更不能对他发脾气。
有时候,来了一个病人,他说这里有痛,那里又有痛,开一大堆的拍片单给他,自己有时很不理解,明明知道很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还开了,记得很清楚的是陈老师的一个在3+35床的病人,入院后第二天他对我说他左手有点肿,我看了一下腕背侧就一点点肿,也没什么很痛,腕关节活动也差不多正常,当时他的学生就给他开了一张X线单,当时我就觉得他乱开单,可拍出片来才知道,他月骨骨折,自己真的错了,学艺不精,月骨是很容易坏死的,如果漏了后果可能就不堪设想了,后来陈老师也来了,给他打了个石膏托固定。但是,大部分可以排除的都是没什么问题的,还是开了,有时候是不是我们给病人检查的不太够,还是现在的病人太难管了,只要是你一点点的失误他就弄得不可开教,给你找麻烦,我还是觉得对待刚来的病人应该多检查些,可以明显排除骨折的,可以少做些检查,如果他人出钱,病人又要求,那就让他去检查,病人买个放心。有时候病人对你开的检查不理解,一千多块钱,自己都感觉很贵,更不用说病人家属了,自己有时需要向他解释,有的车祸的脚骨折了,拍片检查却从头到脚,但有时这些检查是很有必要的,病人家属又不学医,他们不知道孰轻孰重,四肢骨折一般不会致命,但胸腹部或头颅出血或重要脏器破裂会是致命的,但是自己也不能去吓唬病人家属,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把家属吓的浑身发抖,但也不能说的太轻,说得太轻或干脆不说点,病人家属又会不理解,有时候病人家属一直在放射科哭,说快点,伤口一直在流血,其实已经把他安排到第一个了,我知道那一种骨肉亲情,自己应该去安慰人家,过一会那病人又哭,自己又去安慰人家。
那天医院死的那个病人记得好清楚,那天下午我和刘老师还有那个实习生去门口等那个病人,等120把那个病人送过来,我们都是按常规把那个病人搬到平车上去,然后就问他怎么弄到的,哪里痛,当时他还是很清醒,说了一下肚子痛,还有些其他的地方痛,当时我和刘老师就马上把他推到发射科去,推得过程中问他,他就没什么反应,等推到拍X片那里时,我就看到那病人呼吸急促,意识也模糊,全身发软,当时我也不知道那是休克的表现,但我知道很严重,我就马上过去叫刘老师过来看一下,刘老师看了一下,就说那病人要抢救,片子也没有拍,我们就直接把他推到三楼去,当时推到电梯门口,我就马上跑到三楼,跟护士说有个病人要抢救,要吸氧,当时我也不清楚,我以为吸上氧气去那病人就会没事,等到后来才知道,没有那么简单,在抢救的过程中我们一分一秒都没有浪费,可是抢救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能抢救过来,自己是多么希望那个病人能够活过来,可是自己又帮不上什么忙,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病人就这样死去,那时心里真的很难过,特别是他的妈妈一直在那哭时,老年丧子,中年丧夫,对这个家庭来说都最悲哀的事,四十左右的年龄,正是家里的顶梁柱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他死了这个家庭以后可怎么办呀,后来他家人也没怎么怪我们,知道我们已经尽力了,可能的就是在说那个包工头,不应该送到中医院来,更不应该到骨科来,应该到人民医院或附属医院去,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这里普外很强,直接就推到手术室去剖腹探查,那个病人能不能抢救过来,也许就不会死去,但至少被救活的可能性就更大,也不会像这样人民医院的专家还没赶过来那个病人就已经死了,或者那个病人真的不应该到中医院来,他上班那地方离中医院那么远,而离人民医院又那么近,如果直接送到人民医院去,也许被救活的机会就更大,但那个包工头也没有错,骨折是有骨折,但谁也没想到他从三楼摔下来摔得那么重,而且是致命的内脏大出血,在抢救过程中及那个病人死后,自己眼睛一直湿润润的,虽然没有看流出来,但自己真的好想他能被救活,可事实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医生也是凡人,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我想,这种低血容量性休克,自己一辈子都会记住,有时值班去下面负一楼睡觉时,下面一个实习生老喜欢问我,今天收了几个病人,病人质量高不高,我每次都是很不喜欢听这样的问题,好像病人伤的越重越好一样,每次都是敷衍几下,人家伤的越重你就越喜欢,这样也太没有道德了,如果这样,就算你水平再高,我都觉你是个庸医,这样的医生太可怕了。
在这实习的日子里,真是觉得从病人来的那一刻起,从给病人检查,开医嘱,查房,手术治疗,打病历,出院必要交代等,各个都要学,也要学会,感觉路还很艰难,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很多,不知自己什么时候能学会,但一定会努力去学,认真去学,再过几天就回学校了,也马上就开始全面学习临床知识了,自己一定会把临床各科学好,不辜负主任,老师们还有父母对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