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书写心得,能够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做出思想总结,从而找出规律。下面是一些申纪兰心得免费阅读下载,希望对大家写申纪兰心得有用。
“闯将”“干将”“女将”
榜样具有恒久的魅力,每一次学习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悟,这次,借助共产党员网,学习《申纪兰:“勿忘人民,勿忘劳动”》,尤为感受到:
敢为人先、思想解放,申纪兰身上的这股子劲,是什么时代都不过时的力量。
回到上世纪40年代,山里人信奉“好男人走到县,好女子不出院”,申纪兰先是年幼时坚决对裹脚说“不”,新中国成立,1951年,她又积极响应合作社工作,率先走出“碾台、锅台、炕台”,和村里的男劳力一样下地干活,在实践的锤炼中,申纪兰愈发自信果敢,率先提出男女“同工同酬”,并在1954年,被写入新中国宪法。这些事无不体现申纪兰敢为人先、思想解放的鲜明特点,应该说,这是一位“闯将”!
有想法有干劲有行动,申纪兰的人生生动诠释了,在新中国“谁说女子不如男?”
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的言语胜过行动,易让人产生夸夸其谈的印象;如果一个人的行动胜过言语,则又是一种“老黄牛”形象。其实,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有人内向有人偏外向,对申纪兰敢于“出风头”这件事,在我看来,有着强大硬实力的支撑,这叫真“优秀”非“作秀”,总得有人挺身而出,这个风头出得对,出得让人钦敬。通过劳动竞赛,男人们也不得不认同,“妇女还是行,应该和男人同工同酬。”通过荒石山上植树造林,申纪兰的“包鱼鳞坑”栽树法沿袭至今,不能不说,这是一位“干将”。
不忘根本,方有将来。申纪兰永不懈怠的人生,从不困惑与迷茫,始终方向清晰,目标笃定。
申纪兰的人生经历过很多大场面,比如,1953年参加世界妇女大会,从1954年至今,连续13届全国人大代表,比如,2019年9月29日,90岁的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其人生不可谓不精彩,场面不可谓不宏大,但,同样是她,1973年,申纪兰被任命为山西省妇联主任,可她再三请求辞去正厅级职务。她说,老百姓需要她,西沟更需要她。申纪兰总说,“勿忘人民、勿忘劳动”,从脱贫攻坚到共同富裕,申纪兰忙得团团转,却充实而又富足,有人问她,你的一生可以用哪个词来概括?申纪兰回答:“忠诚。”她用自己充实而精彩的人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有信仰的人生最美丽,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才能始终保持思想的坚定、信念的笃定、初心的纯净、使命的明净,应该说,这是一位富有魅力的巾帼“女将”!
何为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申纪兰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有作为,在她身上“闯将”“干将”“女将”经历精彩纷呈,让人看到新时代巾帼不让须眉的巨大进步,让人思考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到底该追求什么,到底该怎么立足本职,答好时代问卷?申纪兰,好样的!向您学习!
“纪兰精神代代相传”
“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纪兰精神代代相传。”这句2009年到西沟村看望申纪兰时说的话,深深镌刻在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纪兰党性教育基地门口。“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一生初心不变、奋斗不止,把根永远扎在农村大地上,她对党忠诚、执着为民、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精神,感染着我们高山仰止、见贤思齐。
感悟她“永远跟党走”的忠诚信仰,同“向日葵”赶着趟开。作为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和风雨兼程的艰难曲折,她扫盲班毕业,没有高深的理论修养,也没有冠冕堂皇的措辞,她说:“我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按照党的要求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她把她这一生用两个字概括为“忠诚”,忠诚是她一生的本色,更是她带领群众奔康逐梦的信心之源、决心之源、力量之源。每有团体到西沟村参观学习,她都说:“我的话,就是一个农民对党的恩情由衷的感激。”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和政治生命线。“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党员干部理想信仰坚定、对党绝对忠诚,像一颗“向日葵”永远红心向党,就能在大风大浪面前不迷失方向,就能在关键时刻站得稳、靠得住,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能够“精准滴灌”“开花结果”,让党的事业在基层化为“汩汩泉流”,成为融入祖国大江大河的“不竭动脉”。
感受她“敢为天下先”的革新担当,做“弄潮儿”逐浪踏高。她只是一个农村妇女,但常常站在时代的潮头之上。她凭借“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的惊人胆识,宣传发动妇女参加生产劳动,成为举起“男女同工同酬”大旗的第一人;她带领西沟人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开办村办企业,后又主动关停村办污染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和红色乡村休闲旅游,无不体现着她与时俱进、出海竞帆、创新发展的理念,创造了与自然斗争的生产奇迹,留下了令人振奋的“西沟精神”。“面临改革大潮,我们要做改革的弄潮儿,要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英勇献身,现在,就是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进入深水区攻坚区,脱贫攻坚正在决战决胜期,又处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的当头,党员干部要善做“弄潮儿”,增强改革创新精神,增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勇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看准了事情就坚定不移地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就能在风云变幻的迷局中闯出一片新天地,就能不断突破新长征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夺取新胜利。
感动她“俺是个农民”的本色情怀,像“君子竹”虚心有节。66载全国人大代表、10年省妇联主任生涯,但她的身份仍然是一个农民,“俺就是个农民,要多为农民办事。”她一生扎根农村,耄耋之年仍坚持下地劳动,她不服输、相信劳动的力量,劳动竞赛中比男劳力干得还好,生命的最后还牵挂着西沟村159户396名贫困人口:“脱贫攻坚路上,俺们决不掉队。”“未出土时已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她多次婉拒提拔升迁、办理户口迁移、解决身份和待遇等问题,吃穿用度极为节俭,外出考察舍不得多花集体一分钱,“要和乡亲们在一起,把根永远扎在农村大地上”,初心不渝、本色不改,谦虚谨慎、朴实无华,“勿忘人民、勿忘劳动”是她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诠释,“六不”约定是她生命最亮丽的底色。人生不能复制,精神却能共鸣。党员干部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主动扎根基层、为民请命,一言一行系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清华其外、澹泊其中,心虚节贞、正心明道,坚守“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敬畏和底线,既要成为新时代经风沐雨的“劲草”,也要成为能够经受淬炼和腐蚀的“真金”。
号外!前方袭来一批“90后”爱豆
谈起“追星”二字,想必追星一族马上就可以脱口而出自己偶像的名字,可能还包括年龄、生日、吃饭的口味……甚至经纪人的信息也记得滚瓜烂熟。
最近,全国上下再次掀起一股全新的追星热潮,不少90后,00后坦言,这才是真正的“追星”!
黄旭华——为祖国奉献终身不悔。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隐姓埋名几十年,为中国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黄老回忆道,“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中央决定组织力量自主研制核潜艇,他有幸成为研制团队人员之一。”从此开始了长达30年之久隐姓埋名的研究生涯,父母、妻子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父亲直到去世也没有见到他最后一面。他们不仅用算盘计算数据,他们还要求所有的上艇材料、就连边角料都要过称,认真态度可见一斑。在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中,他不顾个人安危,亲自上艇参与试验,成为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如今,青丝变为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第一艘核潜艇已经退役,但年逾九旬的他仍在“服役”。“有人问:“在您的心中,爱国主义是什么?”黄老答:“把自己的人生志向同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申纪兰——为人民说话道路不止。在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常年有一位执拗的耄耋老者,春天播种,下地秋收,冬天除雪,虽步履日渐蹒跚,但干起活来仍充满力量。她就是申纪兰,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常说:“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她创造性地提出“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并在西沟村率先实现。1954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申纪兰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为发展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如今,近90岁高龄的申纪兰,依旧种.种地,偶尔整理行装进京开会,反映的仍旧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张富清——为自己代言初心不变。他总说“我90多岁了,不能再为国家作贡献了,为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他是张富清,荣立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团一等功一次,两次获“战斗英雄”称号,可这些赫赫战功却被尘封,他不愿以此换来特殊待遇。转业后,他没有留在大城市,而是转业来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一干就是30年,从未用自己的职权为家人谋过一次便利,相反,他积极相应国家精简辞退工作,首先动员自己的妻子辞去公职,主动下岗。如今,张老已经95岁了,有时还像个孩子,在做白内障手术时,仍旧换掉了子女为自己选择的好的晶体,说别人能用我就能用,总是会把自己用医保买来的药锁起来,确保每一粒药都“专药专用”。他的名字叫“富清”,精神富足、生活清淡、追求纯粹,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花白的头发、和蔼的笑容、温和的言语……是这些“90”后爱豆共同的特征,虽已年过90岁高龄,但他们仍旧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的初心,表达浓浓的爱国情。
对标时代楷模 弘扬时代精神
新时代呼唤新楷模,新楷模彰显新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学习的榜样,一代榜样引领着一代人奋力前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祖国伟大事业的开拓者、伟大事业的引领者、伟大事业的建设者,他们的壮举无一不体现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以及对伟大梦想的执着追求。
“我们不脱离群众,群众就不脱离我们”,申纪兰如是说。
50年代初期,作为西沟村的女社长,申纪兰发现,由于男女劳动计分不同导致妇女的劳动积极性不高,于是倡导“男女同工同酬”并推动将此内容写入宪法。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后,每次在参加全国人大代表会前,她都要走访群众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还要去人大、政府等部门征求意见,每次到北京开会都要跑到有关部委,具体落实群众的诉求。初心不改,矢志不渝。60多年来她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为老区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申纪兰用她的一生守护并践行着群众路线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标新时代的楷模申纪兰,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切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弘扬心系群众、奋力开拓的申纪兰精神。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如一地站到人民的立场上,心系群众访民情,动真碰硬解民忧,真抓实干为民生,将人民的需要切实落到各项工作中,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当作首要的工作抓紧抓好,真正当好人民的“勤务员”。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孙家栋如是说。
在做了9年时间的导弹研究之后,1967年,孙家栋担任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就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2004年,我国的探月工程正式启动,75岁高龄的孙家栋,又一次担起了工程总设计师的重任。他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与此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甘于奉献,报效祖国。60多年以来,他带领航天人为我国空间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几乎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航天事业。对标新时代楷模孙家栋,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切实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弘扬追求卓越、奉献自我的孙家栋精神。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作为中国梦的重要构建者和参与者,更应该有一分光,发一分光,有一分热,发一分热,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属于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奋斗篇章。
“作为一个共产党人,你不带头去又要谁去”,张富清如是说。
他曾浴血疆场,战功赫赫。1948年,在陕西永丰镇,战况异常惨烈。作为突击队员,张富清在枪林弹雨中炸毁敌人两座碉堡,打退敌人多次反扑,可谓九死一生。在战役中,有一颗子弹擦着头皮飞过,在他的头顶永远留下了一条浅沟。解放战争期间,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次。然而,1955年,张富清转业到地方,主动选择去湖北省最偏远的恩施来凤县建设贫困山区。虽然脱下军装,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军人本色,在新的岗位上为新中国的建设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浴血奋战、清廉自守。60多年以来他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造福人民。对标新时代楷模张富清,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切实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弘扬舍己忘我、淡泊名利的张富清精神。当前,我们处在一个更加开放、复杂的环境中,面临着各种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冲击,如何在多变的环境下始终坚持崇高的信仰和严格的自我约束,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只有坚持“无我”的品格,践行“忘我”的追求,不放纵、不逾矩,才能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新的伟大时代,我们要对标时代楷模,弘扬心系群众、奋力开拓、舍己忘我的时代精神,始终发扬艰苦奋斗、戒骄戒躁、淡泊名利的作风,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共同谱写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凯歌。
把忠诚刻在共产党员心上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谓之榜样。近日,在共产党员网微信公众号又一次学习了申纪兰的事迹,年届90的她,是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被誉为见证中国人大制度的“活化石”。她对党绝对忠诚的信念、一生为民请命的执着和朴实无华的作风深深震撼了我,申纪兰用忠诚二字总结她这平凡而又辉煌的一生,用她坚韧不屈、顽强奋斗的一生顶起了新中国妇女的“半边天”,她的人生经历是我们党员干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我们党对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是做好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对党的绝对忠诚,工作上就容易打折扣,就会在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中犹豫不前。1953年是申纪兰风光的一年,这一年年初,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她牢记自己的党“姓”,坚守自己的党性,对党的事业绝对忠诚,在大风大浪面前不迷失方向。
初心受信仰主导,靠信念支撑。申纪兰一辈子忠于党、忠于人民,永远跟党走是申纪兰不变的初心,为党的事业奉献一生,她无怨无悔。申纪兰在她平凡又辉煌的一生中,时刻做到了忠诚可靠,在关键时刻站得稳、靠得住,任何时候都忠诚于党,政治过硬。
为民请命 敢于担当
“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上世纪50年代初,农村不平等的工分报酬严重挫伤了妇女的劳动积极性,20岁出头的申纪兰率先举起了男女同工同酬的大旗,为她所生活的西沟村妇女争取权益,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西沟村也因“中国最早实现同工同酬”被载入史册。
申纪兰从第一届人大代表做起,几十年来如一日,始终不负村民对他的信心和嘱托,担负起自己做好人民代表的职责,坚守着为人民的初心,在65年的代表生涯中,不断为民请命,为人民谋幸福。
克己奉公 朴实无华
90岁高龄的申纪兰,虽然有着65年的代表生涯,但她依旧是一个农民的身份。她曾多次被提拔为市级省级领导干部,上级多次提出办理户口迁移,解决身份和待遇问题,然而她一次又一次坚定地拒绝了。她说身份是不重要的,她一辈子坚持自己只是个农民,这很难得,她多次拒绝厅级干部的工资待遇,她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农民,不应该有这样的收入。
申纪兰在金钱方面非常自律,她说钱就像水,缺了会渴死;贪图水,会被淹死。家庭生活条件好了,但申纪兰多年养成的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却从未改变,她不用钱改善自己的生活,吃穿用度极为节俭,但是用来为集体、为乡亲办事,则毫不吝啬,申纪兰的金钱观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勿忘人民、勿忘劳动”是申纪兰人生最美的诠释,耄耋之年的她如今依然为村里忙活着,入村民家中了解村民所需所盼,及时学习中央有关精神,为社会各界讲授党课。她把对党忠诚深深刻在了心上、融入了灵魂,用她默默奉献的一生践行着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
太行山上的“一株兰”
兰,自古以来便是高洁典雅的象征,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质朴文静、淡雅高洁。在劲松屹立的巍巍太行山间,也有土生土长默默绽放的“一株兰”。她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冬天除雪,步履日渐蹒跚,将昔日寸草不长的荒山乱滩,变成了绿水青山。这位执拗的耄耋老者,便是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申纪兰,她的一生,堪称传奇。
1929年,申纪兰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山南底村,18岁时,她便嫁到了同县的西沟村,一颗“勿忘人民、勿忘劳动”的初心,驱使着申纪兰在新婚第六天就下地干活。在她的艰苦“斗争”下,“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新中国妇女的劳动权利得到极大维护,改革开放以来,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创建村办企业,为发展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如今90岁高龄的她,一生中最常说的,是这几句话。
“人活着什么时候都不能缺了精神。”“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铮铮傲骨在申纪兰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当中国农村妇女还在裹小脚的陋习束缚下生活时,她已经破除世俗的眼光放开大脚到处呼吁妇女解放;当大多数妇女还在围着锅台、炕头、院墙转时,她早已响应党的号召,扛起农具下地劳动创业,用自己的行动印证妇女能顶半边天。她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也是全国唯一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人。但是对她而言,荣誉仅仅是一种精神动力,将鞭策她在为农民“发声”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每一名党员干部都需践行“纪兰精神”,用敢为善成、久久为功的韧劲应对挑战,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披荆斩棘、勇立潮头。
“共产党就是要立党为公,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一身深蓝色粗布衣服、一头刚盖住耳朵的短发,在1975年剪掉长辫子之后,申纪兰4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种在农村最常见的打扮。除了不时整理行装进京开会,几乎没什么能把她和普通农妇一眼区别开。申纪兰住的仍是上世纪60年代的老房子,有一张旧桌子和一个旧式小柜子,一张老式木床占了半个屋子,没有一件现代化家具和高档电器。她的“学历”是扫盲班毕业,她一辈子坚持自己只是个农民,1973年至1983年担任山西省妇联主任期间,已是厅级领导干部的申纪兰坚决不转干部身份、不要领导工资,每月只拿村集体150元的补贴。“行端好比松傲雪,贪念犹似蚁穴堤。”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底线。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如申纪兰一般,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展现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无愧于党、无愧于民、无愧于心。
“要和乡亲们在一起,把根永远扎在农村大地上。”“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同千千万万名党员干部一样,申纪兰的心里,始终记挂着百姓。农忙时节,在广袤的土地上,总会看到她挽着裤腿劳作的身影;在村里的大街上,她也时常会端着煮圪瘩和煮地瓜蛋的碗与乡亲们一起蹲在路边吃饭。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申纪兰依旧事无巨细、身体力行:参加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她想着合作社怎么联合起来,让长治的土特产走出大山;参加全国百佳名村走进振兴村活动,她和来自全国的名村代表聊天,汲取先进农村的经验,看能否找到新的突破口。在基层这片热土上,有许多如申纪兰一般的党员干部,他们一生扎根农村,为农民代言,以敬畏心对待事业职责,一心一意做事、踏踏实实工作,在为党和人民作贡献中实现了人生境界的升华。
守护67年的那一份“初心”
“恪尽职守。是你们,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人民、尽心尽力、安贫乐道;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将责任心、使命感化作了坚守的动力,为社会的发展奠定牢固的根基——向你们致敬!”这是首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对申纪兰同志的致敬辞。自1953年8月入党以来,她牢记那一句“为人民服务”的承诺,终其一生都在“为人民谋幸福”而奔走奋斗。
申纪兰同志的一生是“为民奔走”的一生。“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这句话让全国人民认识了那位来自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的申纪兰同志。那个时代,由于受到封建旧思想的影响,在太行老区有这样一句话,“好男走到县,好女不出门”。为了打破这个枷锁,年纪轻轻的申纪兰动员村里的妇女参加劳动,和男人们开展“劳动竞赛”,最终争取到了“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的规定,在后续的工作中,她积极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半个世纪以来,她始终不渝为自己代表的妇女和农民争取权益。2018年,89岁高龄的她仍然在为上党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忙碌奉献着。申纪兰同志真正做到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申纪兰同志的一生是“为民发声”的一生。“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从第一届到第十三届,从辫子扎着蝴蝶结的小姑娘,到皱纹爬额却依然矍铄的90高龄老人,她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届全国人民代表,每次赴京参会,都是“满载”着人民群众的心声而去。在65年的代表生涯中,申纪兰同志所提的建议和提案,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有涉及广大群众利益的小事,从“搞好山区水利建设”到“老区如何致富”,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农村干部选举”到“贫困地区旅游开发”,每一条都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一条都是利国利民的建议,每一条都倾注了她的心血,她的一生无愧于人民代表这个神圣的称号,真正做到了“坚守为民初心,忠诚执着履职”。
申纪兰同志是一生是“坚守初心”的一生。“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一辈子的承诺”,从入党宣誓那一刻起,申纪兰同志就把“忠诚”二字深深刻在心上,立志为党的事业奉献终生。曾经有人问她:“您这一生要用两个字来说,是什么?”她回答说,“忠诚!”在1973年3月,中共山西省委决定,任命申纪兰同志为山西省妇联主任。但是她担任省妇联主任之后,向组织提出了“六不”约定: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领工资,不要住房,不调动工作关系,不脱离农村。就这样,当了10年厅级干部的她,每月只领取50元的补贴,没给自己和子女亲戚朋友办过任何私事。在西沟村里,申纪兰虽然担任着一些村办企业的董事长,但她既无股份,也没从村办企业中拿一分钱。当她从电视上得知自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时候,她说:“我虽然年龄大了,但还能做一些事情,党需要我,我就要一直干下去。”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6月28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治逝世,享年91岁。
值此临近七一建党节之日,在深切缅怀申纪兰同志,追忆她为国为民感人事迹的同时。让我们一起温读那一段贯穿申纪兰同志生命始终的那一段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