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园巷小学组织高年级全体同学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扫墓。
走进陵园,路旁笔直的青松威严耸立,树下的鲜花开得格外美丽,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拾级而上。到了最顶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高大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百刻着“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这九个大字,表达了人民对烈士们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
走近纪念碑,两名少先队员代表我们学校,双手捧着花圈,恭恭敬敬地把它献在纪念碑前。这时,哀声奏响,祭奠烈士仪式开始。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我们向烈士默哀三分钟。
三分钟是短暂的,可是我心潮起伏,想到了许多,眼前浮现出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无数位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事业冲锋陷阵,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博斗:多少位像董存瑞叔叔那样的`解放军勇托炸药包、多少位像黄继光叔叔那样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子弹……看着胸前的红领巾,这正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今天幸福生活也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啊!
默哀结束,我们又围着革命烈士纪念碑走了一圈,观看了一帖帖碑文,那些故事既催人泪下,又振奋人心。我想他们不愧为民族英雄,人民的功卧。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英灵将和他们开创的事业永存人间,永载史册。
清明将至,不少地方纷纷发出通知,暂停清明节期间开展集中祭扫活动,倡导以“预约祭扫”“云祭扫”等形式,减少人员集聚。这些做法,更有利于在过好传统节日的同时,减轻疫情防控压力,树立社会文明新风。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年的清明节,正值疫情防控期,虽然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但风险并没有清零,防控压力依然很大,防控工作须臾不可松劲。为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减轻疫情防控压力、降低疫情风险,各地纷纷行动,暂停组织集体公祭、集体告别、骨灰集中安放等群体性聚集活动,倡导开展网上祭扫、错峰祭扫等,既尊重了传统习俗,也有利于开展疫情防控,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清明时节,祭祀先祖、缅怀逝者,一直是中国人寄托哀思的重要方式,也是这个传统节日的`主要内涵。此举有利于倡导孝亲理念,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一些地方常常因祭扫活动造成交通拥堵,加之不文明的祭扫陋习,燃烧香烛纸钱、随地乱扔垃圾等问题频频出现,不但扰乱公共秩序、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墓地火灾等严重后果。特别是疫情期间,如果扫墓者大量聚集,防控风险必然突增。从这个角度看,暂缓举办集体共祭、骨灰撒海、公益性安葬仪式等群体性活动,暂缓开放不具备疫情防控条件的骨灰存放场所祭扫服务,大力倡导“云祭扫”“预约祭扫”,既有利于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也能激荡社会文明新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据了解,今年清时期间,很多地方都在推行绿色文明安全祭扫。这些做法,通过创新祭扫方式,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将着力点放在缅怀逝者、寄托哀思、追忆美德上,从倚重实物实地祭扫转变到传承慎终追远的优秀文化上来,不仅能够破除焚烧纸钱香烛、燃放鞭炮等陋习,而且也做到了低碳环保出行、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以此为契机,推进移风易俗、形成文明新风,必能让清明节更加“清洁而明亮”,使我们传承更好的清明文化。
当然,倡导文明新风,实现美好愿景,让清明节更加清明,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相关部门深入宣传文明祭扫新理念新方式,让祭扫新风尚成为主导,并进一步加强管理,优化各项服务,营造安全、文明过节的良好氛围。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做文明祭祀的践行者和守护者,以风清气正的方式弘扬孝道、纪念先烈,用实际行动为文明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以文明、简约的方式来寄托哀思,更好在精神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实践中推动形成新习俗、新风尚,才是“慎终追远”的方式,也是过好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祭扫是传统习俗。在这天,很多人会为革命先烈扫墓。在清明节前夕,对152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0%的受访者今年清明节会祭扫革命先烈墓,56.5%的受访者会现场祭扫。75.5%受访者认为青少年可以从先烈身上继承坚定不屈、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清明节不仅是祭扫祖先的节日,也是缅怀先烈的日子。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今年清明祭英烈,注定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打开我们党厚重的史册,无数先烈谱写的壮丽篇章令人荡气回肠:夏明翰坚守信仰、大义凛然写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刘胡兰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诠释“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邱少云舍生取义“在烈火中永生”……没有先烈们的英勇斗争、牺牲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清明祭祖的同时,不应忘记祭奠那些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牺牲的革命先烈。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认知现在、砥砺前行的应有态度。我们欣喜地看到,不仅有很多受访者表示今年清明节会为革命先烈扫墓,而且近年来开展的“网上祭英烈”活动中,更有大量网友到访浏览,将寄托哀思与缅怀之意的文字、鲜花和图片敬献给英烈,抒发对英烈的崇敬之情,表达铭记历史、接续奋斗的报国之志。缅怀革命先烈,就是传承先烈的革命精神,激励自己坚守信仰、英勇顽强、苦干实干、开拓前行。
哲人说,“对英雄崇拜可以造就出英雄来。”而今,这话已得到验证。在抗疫斗争中,广大医务人员、党员干部、公安民警等,像革命先烈那样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抗疫英雄。在脱贫攻坚战中,“扶贫夫妻”吴应谱和樊贞子,“脱贫功成、务必在我”的'黄诗燕,“扶贫之花”黄文秀等1800多名脱贫攻坚英雄,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他们都是新时代的英烈,也是我们崇尚的英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有了英烈精神的滋养,我们才有前行的动力、奋斗的激情、灿烂的未来。尤其对青少年来说,更需传承英烈的精神血脉,发扬英烈的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吃苦耐劳、热血拼搏的奋斗精神,以身作则、正气凛然的担当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为民服务、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谱写新时代的英雄史诗。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清明祭英烈,就是对英烈精神的守望,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缅怀英烈、砥砺奋斗的良好风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古人还称这个时节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句号。”
每逢清明节前后的这个时候,我们会成群结队来到墓前上坟祭祀,像潮水般涌上山去,人们习惯用烧一些纸钱、放置一束鲜花、放鞭炮的传统方式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幸福和快乐地生活着。
这个节日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和道德风尚,也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承载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和祝福。
每当我来到先烈的墓前,都会有一丝的自豪和惋惜,我自豪的是:我们的国家有这样为建立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他们为我们打下了许许多多的江山,创下了我们这个和平的中国;而我惋惜的是:他们本来也可以享受一下现在的生活,可已经去世了。
我觉得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我们也要去祭祀长辈们的坟墓。
我觉得我每次看到长辈们的坟墓,都会想起我和长辈们的一些些美好的记忆。虽然他们去世了,不在我们这里了,但是他们和我们的一些美好的记忆还在我们的.脑海中,所以即使他们去世了,就好像还在我们的身边,时时刻刻都感觉到很温馨和温暖。我坚信,只要我们对他们怀念得好,他们就一定能接到我们的心意和祝福。
虽然清明扫墓有点辛苦,还会把衣服和鞋子弄脏,但那是一个让人回忆的日子,可以对祖先的祭奠,也可以让我们学习的一种美德。我也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现在在世的老人们,也许他们会有一些啰嗦,但他们的时光很宝贵的,要懂得去包容他们,长辈们所做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我也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长辈们的期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欢乐地生活着。
此时,我们不禁会回忆起他们以往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凄然泪下。
时间永是流逝,信念未曾更改。多少年来,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一向被人们传诵。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先烈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为他人谋幸福的高尚品德不应当被遗忘,他们的无谓和奉献精神万古长青。
让我们永远记得去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真爱生活中一切完美的东西,为他人带来欢乐,这才是青年人学习英雄缅怀先烈的真谛!
每逢清明节这个时候,上坟祭祀的人成群结队,像潮水般涌上去,人们习惯用烧纸钱,放鞭炮的传统方式寄托亲人的思念,清明节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也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承载着人们的完美期望和祝福,清明祭祀是个人情感的追求,也是中华民族高尚的品德。
我们手握白花步入墓区,怀着崇敬的心境去缅怀死难的烈士们。一位位烈士的图像出此刻我们的面前,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斗争过程。
为了人民他们抛头胪洒热血通往直前。为了解放中国,他们舍弃小家,聚在一起,才换来了今日大家的安宁,我们把手中的鲜花献给了烈士表达我们对烈士们那份崇高的敬意和缅怀之情,坟前的小草绿绿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气息,好像烈士对我们说着一句句鼓励的.话语。
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有仗不完的劲,最终我们绕了一个圈子,离开陵园,门口的柱子上几个“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光彩夺目。这道光激发了我们心中的爱国信念。
敬爱的革命烈士们,您用青春和生命为民族解放而英勇抗争的光辉业绩令我们敬仰;您留给后人崇高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永远鼓舞我们进取、向上;您播下的思想种子,已经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带领我们走向完美明天的旗帜。
敬爱的革命烈士们,经过你们不懈努力和艰苦卓越的奋斗,当年被帝国主义列强辱骂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已经站起来了,今日,我们接过从您手中传过来的接力棒,决心要更新观念,扩大视野,掌握一技之长,全面完善自我,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出一份小小的力量。
敬爱的革命烈士们,此时此刻,我们只想用一朵小花寄托我们的哀思,我们只想用一个花环证明我们的心意,我们只想用一座石碑表达我们的敬仰……可是,我们更明白,最好的方式仅有一个,那就是:继承您的意志,弘扬您的精神,让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
我们要珍惜这金色的童年,这来之不易的完美生活。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九泉之下的烈士安息,如果他们看见了,会欣慰的说:“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当今,主流社会倡导的是“厚养薄葬”,主张在生前给足尊严,善待处之,使之生活幸福;提倡在死后丧事从简,生态入葬,留下环保风范。这是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赖以生存地球的高度负责,没有哪一个人可以逃离生生死死的规律,更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改变“赤条条地来,空荡荡地去”的现实。生态,才是维系人类生存的重要密码,对待逝者,需要用生态的观念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公众吐槽大气污染时,很多人习惯性地把矛头指向各大涉染企业的烟囱、马路上汽车尾气的排放,甚者来自西北区域的沙尘暴,这些都是公认的公共生态环保责任,唯独没有想到与己相关的应担责任。在一些地方,亲人离世还保留着土葬的做法,占用大量农地耕地;运灵车一路抛撒冥币,既不雅观又给环卫工人添累;高高的坟头前,烧化的是祭奠用品更是新的污染源……特别是清明节期间,各种汽车开进山野,你追我赶,喇叭声此起彼伏,打破山村的安祥与静谧,活脱脱地演绎成一场车展秀。这与生态祭扫先人的要求相差甚远,离传统的清明祭扫愈行愈远,繁华落尽是空虚,心灵的哀思何以寄托?
清明节,是中国人们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央文明办力推的“我们的节日”。国家文明需要社会文明来诠释,社会文明需要公民文明来体现。作为新时代的国人,身上理当充裕着时代文明的.风范,能否让清明节成为展示文明的一扇窗口,从这个窗口望去,满眼的生态文明应当成为一景。如果说,一堆纸钱化作升腾的青烟,能够寄托后人的哀思,那么,一束鲜花清新高洁敬献先人,不也能代表晚辈的追思吗?在祭奠先人的问题上,与占地土葬及乌烟瘴气地乱烧一通相比,海葬、河葬、树葬等充满环保理念的生态殡葬,则更加顺应潮流,倍受推崇。
生态殡葬靠公民的自觉,更要靠法律法规等硬约束增强执行力。教育只能起到宣传引导的作用,但不是根治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万能药,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规作后盾。在推进生态殡葬管理方面,仅仅依靠没有约束力的说教和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应当让公民知道破坏生态殡葬的严重后果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生态文明不是软绵绵的说教,而是需要国家、社会、公民各个层面实实在在地落实各自的责任,把担当的精神写在尽职尽责中。
生态祭扫,是缅怀先人的最好方式,也是改善子孙后代生存环境的最佳选择。故人离去,留下的是精神财富,激励后人以科学的精神继续创造划时代的辉煌。作为后人,理应接住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力棒,把先人的创新创业、勤俭节约等精神发扬光大。由此,方能告慰先人,昭彰后人,不负做人。
清明节的晨曦,我游荡在河的左岸。绕过开满油菜花的田野,衣角抚过枯旧的栅栏,带走那残留的希望。早起的小朋友们,光着小脚丫,踩在松软的沙滩上,伴着银铃的笑声,去捕捉童年的幻影。蝴蝶追逐花朵的脚步,芳草等待露珠的眷顾。远处的山,被雾渲染得虚无缥缈,更添一分独特的神秘。山间隐约的火红,在迷茫中盛开。清风凌乱了我的发丝,微波在我心间泛起点点涟漪。伫立凝视那抹倔强的红,思想不由自主地飘远。清明不应悲伤,先人的尸体虽己化为腐朽,但他们的.灵魂还在追逐阳光。清明不该消极,嫩枝仰望着苍穹,萌芽向往着大树,自然一片生机勃勃,我们有何理由不奋发向上?
清明节的正午,我漫步在街的右旁。晨雾褪去,迎来灼热的阳光,给沉闷的大街,画上一笔朦胧的色彩。街上稀疏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心走着,带着眼里迷离的情绪望着远方的道路,有一步没一步地摇晃着。我漠然地看着这一切,不禁嗤地冷笑。人降生欢天喜地,人去世肝肠寸断。人本来就是上帝的礼物,上帝只是收回而已,又何必悲伤。一叠叠的冥币堆放的一起,风孤零零地吹着。火一点点吞噬着,它没有任何反抗、没有任何挣扎,化为灰烬慢慢地逝去。死去的人们是否收到,没有人会知道,也没有人想知道。这只是活着的人们的一种寄托,尽管心中都清楚都明白,却还是不相信欺骗着自己。也许,这样也好。
清明节的夜晚,我凝视星空幻想着。夜渐渐来临了,月悄悄挂____,星慢慢现身了。奶奶曾经讲过,地上如果消失了一个人,天上就会亮起来一颗星。我眺望着它们,它们就像黑暗中跳动的火焰,用微小的光亮固执地闪耀着。乍一看,密密麻麻,低垂天际,仿佛欲坠。然而越看越是遥远,越看越是深邃。漆黑中的点点亮光,总能给自己内心带来一种深深的__静,__静中蕴含着不灭的生机,蕴含着仿佛大悟的喜悦。就像它们本身,在无尽的黑暗虚空中倔强的不肯熄灭的光芒。死去的人们亦是如此,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努力发光?
清明,我的感与悟。